20060514弟子下午1點半聽完尊貴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講授----彌勒菩薩之《究竟一乘寶性論》之後,得知仁波切下午2點半在市府捷運站旁的誠品書店三樓有一場新書發表會,於是就搭捷運去參加。


很特殊的是,仁波切的簽書會,既非簽名,也非蓋印,結果是----- [按指紋]!夠cool吧!


宗薩仁波切也是一位著名的導演,作品有小活佛、高山上的世界盃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0310358  2006年4月好萊塢電影台曾播出)、「旅行者與魔術師」等等



另告知大家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2006年5月7日下午4點半,作者等四人發現章嘉活佛舍利塔對面小路裹的臺籍日本兵慰靈塔已遭人完全破壞,詳細再整理發表。(已拖了一個星期,希望心情完全平復再寫)相片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gallery?fid=20


唉!請大家迴向英靈,先告訴文化局吧,日後可否再重建慰靈塔?


此外舍利塔前的大象和奇巖洞上的大象也全被人破壞打爛了,不知破壞的人在想什麼?


慈悲沒有敵人,也迴向一時起了瞋恨心的破壞者吧!請重讀下篇文章,也許心情會好點 。

願章嘉活佛加持一切有緣的眾生種下未來成佛的因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24


中和禪寺的福慧師近日已圓寂,停靈在二樓正殿下方的那一層樓,各位大德們如去中和禪寺,也請迴向她往生淨土。


 



95年5月20日 晚上7:00 佛學講座~遠離四種執著
講授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789&prev=796&next=788

薩迦佛教法林總部 / 社團法人
中國藏密薩迦佛學研究會
地址: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51號3樓 (長安東路近松江路口)
聯絡電話:2511-8850 傳真:2511-7172
E-mail:
sakya@mail2000.com.tw

近乎佛教徒   


本書摘錄   
 

宗薩仁波切自序-------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像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了解人們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部。身為一個狂熱佛教徒的我,應該對這種名聲感到自豪,特別是非暴力這一項。因為在今天這個戰爭與暴力,尤其是宗教暴力的年代,這是非常稀有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似乎是殘暴的根源。甚至在今天,宗教極端分子的暴力充斥著新聞。然而我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佛教徒沒有令自己汗顏,暴力從未在佛教的傳揚中扮演過任何角色。然而,身為一個受訓練成的佛教徒,對於佛教只是被聯想成素食主義、非暴力、祥和、禪坐等,還是感到有點不滿足。悉達多太子,捨棄了宮廷生活所有的舒適與豪華,出發去尋求證悟時,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極性和灌木叢而已。


佛教雖然在要義上很簡單,卻不容易很單純地解說。它幾乎是難以想像的複雜、廣大、而且深遠。雖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學,卻又很難讓它聽起來不理論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種種文化習俗的影響,更讓它變得複雜而難以破解。諸如香、鈴、彩色帽冠等宗教性的飾物,固然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同時也可能成為障礙。


有時候,由於悉達多的教法沒有如我所願地風行而引發的挫折感,或有時候出於自已的野心,我會想像一些改革佛教的主意,想把它變得更單純、更直接了當、更清教徒式。以歪理歧見來想像(如同我有時會做的),將佛教簡化成定性、定量的修行,諸如每日禪坐三回,堅持穿著某種服裝,堅信某種意識形態信念,譬如「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轉信佛教」。如果我們能許諾這種修行會帶來立即、實際的結果,我想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佛教徒。然而,當我從這種幻想醒過來(鮮少發生在我身上),清醒的心會警告我,一個充滿了自稱佛教徒的世界,不見得會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許多人誤以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認為的佛教國家,如韓國、日本、不丹等,對佛陀和佛教都有這種神化的看法。難怪局外人會認為佛教徒就是追隨這位外在的、稱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崇拜個人,而應崇拜此人所教導的智慧。有許多人也同樣的先入為主,認為轉世、業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另外還有許多這類粗略的誤解。舉例而言,藏傳佛教有時被稱為「喇嘛教」,而禪宗在某些狀況下甚至被認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點,卻還是被誤導的人,會用諸如「空性」或「涅槃」等字眼,卻不了解其真義。


如同我機艙座伴一般,當話匣子打開,非佛教徒也許會不經意地問道:「如何才是佛教徒?」這是一個最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如果問者真正有興趣,那麼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閒聊中完成,而太過概括性的答案又會導致誤解。假設你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那麼答案就會直指佛教二千五百年傳統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l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l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l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l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雖然一般認為這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但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這種回答通常會沖淡了興頭,無法引起更多的興趣。話題也就轉變,而結束了這個題目。


四法印的意旨,原本就是要讓人直接了解,而非隱喻或神秘性的。它不應該像餐後幸運餅乾裏的字條一樣,看看就算了。然而法印也不是教令或聖誡。稍作思惟,也許大家就能看出來,其中沒有任何道德性或儀式性的內容,也沒有提到善或惡的行為。它們是根據智慧而來的世俗(非宗教)真理,而佛教徒最關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倫理是次要的,偶而抽一兩口煙或一點點風流,不表示你就不能成為佛教徒。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被容許去做邪惡或不道德的事。


廣泛地說,智慧來自佛教徒所謂具有「正見」的心。但一個人甚至不需要自認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見。究竟而言,是這個「見」決定了我們的動機和行為。也就是見,在佛教的道路上指引我們。如果我們能在四法印之上再發展善行,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佛教徒。但什麼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你認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實在有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確實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那麼,什麼令你是佛教徒呢?你也許不是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國度,或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或剃光頭,你也許吃肉而且崇拜饒舌歌手Eminem或性感名模Paris Hilton,這不表示你不能是佛教徒。要成為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是超越概念的。


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不停地專注於這四項真理。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都憶起自己的姓名,但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記得,完全不會猶疑。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與佛同道。


然而,當我試圖將所有這些為飛機上鄰座的人解釋時,我開始聽到輕微的鼾聲,原來他已沈沈入睡。顯然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為他解悶。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大家都去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佛教徒,修習佛法。我有意地不談禪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語。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與其他見地不同的獨特部份。這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


悉達多的重點是要直探問題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它與政府或政治完全無關。悉達多對學術論述和科學論證沒有興趣,地球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他也不關心。他關切的是另一種實際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我希望可以讓大家了解,他的教法不是讓你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見地。為了這個目的,我嘗試用各類人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的例子來說明。雖然這些例子和悉達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傳達的訊息是相同的,因為悉達多所說的一切,至今仍然顛撲不破。


然而悉達多也說過,不要不經分析就相信他的話語。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細地審視。我邀請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將讀到的內容。


 


本書目錄


第一章  造作與無常


。嬰兒搖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尋真理可能會像個壞事


。佛陀的發現


。「在目前是」


。然而我們仍然忽略它


。不穩定性


。因與緣:蛋已煮熟,你無法改變它


。明瞭的利益


。情人眼裏出西施


。無常是好消息


。老沙彌的故事


 


第二章  情緒和痛苦


。個人快樂的定義


。社會化的快樂定義


。無法計數的各種情緒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習氣:自我的盟友


。與自我作戰


。那麼愛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們有限的邏輯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份邏輯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對真理:有「某種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


。實相:不是寓言,不是魔術,不會致命


。領帶與情緒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為安慰劑


。明瞭的利益:續集


 


第四章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天堂:終極的假期?


。快樂不是目標


。快樂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淨


。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


。什麼樣的感覺?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好處


。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


。出離心:虛空是盡頭


結 論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


。深入了解業報,清淨和非暴力


。四法印:無法分割的整體


。出離中的豐富


。茶杯與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後 記





 

 


北投奇岩路章嘉活佛舍利塔交通指引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11

國史館十九世章嘉大師年譜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7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