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眾精神醫學 心理衛生 與未分類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路霸凌得憂鬱症 精神科陳大申醫師呼籲應及早就醫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67338514

網路霸凌 打垮好辯小強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3420799

  •  
  •  
  •  
  •  
2018-10-14 13:58聯合晚報 李樹人
  •  
  •  

 

他白天無精打采,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出現無助、焦慮、易怒、注意力變差等症狀,強押...
他白天無精打采,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出現無助、焦慮、易怒、注意力變差等症狀,強押他至身心科就診,最後確診為網路霸凌導致情緒障礙。 報系資料照

小強在念大學時,就是辯論社的高手,工作後,總喜歡在社群網站上針對公共議題發表評論,從政治議題,談到民生、影劇,如果其他網友表達不同意見,就會激發他的戰鬥力,引經據典,力戰群雄,自稱為「打不死的蟑螂」。

 

最近幾個月,距離選舉投票日期越近,他專注於核電、深澳電廠、同志平權等議題,不料,他社群媒體留言版出現了許多批評文字,不論他發表什麼主題,就有一群網友重複貼上與議題無關的嘲諷文字。

 

網友嘲諷 關閉帳號

 

一開始,小強還保持理性,耐心一一回應,但留言卻不減反增,他只好暫時關閉帳號。不料,生活失去重心,心情因此很低落,睡眠變得很淺,常在半夜醒來,再也睡不著。

另一半發現他不對勁,他白天無精打采,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出現無助、焦慮、易怒、注意力變差等症狀,強押他至身心科就診,最後確診為網路霸凌導致情緒障礙。

 

情緒障礙 影響生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近一年來因為遭受網路霸凌,而至精神科或身心科求治的個案明顯增加,部分被霸凌者因此罹患憂鬱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以及課業或工作。

 

與憂鬱症 一線之隔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網路霸凌個案則出現在校園,陳大申醫師說,最近收治一名國中個案,因為體型較胖,常被嘲笑,日前不小心撞倒同學桌子,儘管當場道歉,但同學卻在全班社群網站上,點名他是「白目、不長眼的肥豬」,不少人起鬨,跟著一起罵,讓這名國中生很受傷。

為此,該國中生睡不好、吃不下,還哭著說「不想上學」,他的母親覺得事態嚴重,到學校找班導,最後老師出面解決,要求這些同學道歉,且以後不得再貼文取笑,才順利解決這起網路霸凌。

陳大申說,「遭網路霸凌所產生的症狀,與憂鬱症可說只有一線之隔」,如果遇到網路霸凌後,出現恐懼、無助、焦慮或警醒度增加、睡眠困難、易怒、專注力不良、過份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等,超過一兩周,均沒有改善,就應主動就醫,接受心理諮商,甚至藥物治療。

 

一碰鍵盤 就會發抖

 

陳大申醫師表示,網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某些人來說,網路霸凌已經成為一種壓力,不少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在網路擔任糾察隊,發文批評,讓被霸凌者承受到巨大的壓力。

陳大申說,門診收治好多遭網路霸凌,遲遲無法走出憂鬱陰霾的個案,有人遭網友謾罵攻擊,怕到不敢上網,一打開電腦就焦慮緊張,手指一碰到鍵盤,就會發抖,看到螢幕就心悸、心跳加快、感覺呼吸困難。

 

貼心小叮嚀資料來源/陳大申 整理/李樹人
貼心小叮嚀資料來源/陳大申 整理/李樹人

陳大申醫師指出,如果被霸凌者長期心情低落,對許多事情感受不到樂趣、憂鬱症狀明顯,失眠、早醒、食慾變差,體重降低,或是出現頭痛、胸悶、慢性疼痛、消化系統不適等生理症狀。

網路貼文 小心傷人

 

在心理層面,則有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對許多事情常猶豫不決,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變得很沒有自信心或自尊心,對未來悲觀等等症狀,就可能是憂鬱症警訊。

陳大申醫師提醒,每個人都必須自己網路言論負責,甚至負起法律責任,建議貼文之前,多想一想,多求證一下,不要變成「鍵盤殺人」的幫兇。如朋友遭受網路霸凌,應該給予鼓勵、打氣,陪同度過人生低潮。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霸凌得憂鬱症 精神科陳大申醫師呼籲應及早就醫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37986

 

 

網路霸凌害人!網友嘲諷「修很大」 正妹嚇到開電腦就心悸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別小看網路一句嘲笑話,殺傷力遠大於你的想像!擁有美好身材與高顏值的甲小姐(化名)社群粉絲頁人氣急升,每次發文吸引大批網友按讚。不過,某次她的高中同學在留言板貼出以前她和班上同學出遊合照,引發網友議論,直說甲小姐很會修圖,本人和網路差很大,還有人惡搞移花接木合成她的照片,在這些相片旁加上嘲笑或羞辱文字,留言盡是嘲諷附和,導致她只要打開電腦就心悸,最後由朋友陪同才來精神科門診就醫。

▲醫師陳大申提醒,網路霸凌強度遠大於實體,在發言前應多停一停,想一想,再多求證一下,別讓自己變成「鍵盤殺人」幫兇。(圖/資料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說,甲小姐遭受到的網路霸凌,甚至有網友留言說已經知道她的真實樣貌,在路上遇到會和其問好等類似恐嚇文字,使得她一打開電腦就會焦慮緊張,手指碰到鍵盤就會發抖,看到螢幕畫面就會心悸、心跳加快、感覺呼吸困難,胸口像被石頭壓住,而且怕到不敢出門。

陳大申表示,近一年來因為遭受網路霸凌而來精神科或身心科求治的個案數量有逐漸上升趨勢,被霸凌者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網路霸凌已經成為生活上一種實質的壓力源」,被霸凌者承受長時間的壓力,如果出現長期心情低落、對許多事情感受不到樂趣、憂鬱症狀明顯,失眠、早醒、食慾變差,體重降低,有時會抱怨頭痛、胸悶、慢性疼痛、消化系統不適等生理症狀,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對許多事情常猶豫不決,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變得很沒有自信心或自尊心,對未來悲觀等症狀,這些可能都是被霸凌者罹患憂鬱症的警訊,適時使用抗憂鬱藥物與抗焦慮劑,加上心理治療會談與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都可以有效減輕被霸凌者所受到的衝擊。

網路霸凌殺傷力遠大於實體霸凌!他提到,網路霸凌通常是突然發生,被霸凌的強度因為網路容易複製與快速傳播的特性,往往大於實體霸凌,甚至高過數十數百倍,因此被霸凌者容易發生「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症狀包含遭受網路霸凌之後,恐懼、無助、焦慮或警醒度增加、睡眠困難、易怒、專注力不良、過份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等,如果過了幾週沒有改善,建議被霸凌者應該到精神科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陳大申最後呼籲,如同在現實生活一樣,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負責,最終可能也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每個人在發言前如果能夠多停一停,想一想,再多求證一下,不要變成「鍵盤殺人」幫兇,反而應該多多鼓勵被霸凌的朋友,一句關懷,他(她)將會感到無限溫暖。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3420799
 
受網路霸凌得憂鬱症  精神科醫師呼籲應及早就醫 
https://tpech.gov.taipei/mp109231/News_Content.aspx?n=24FE4D010EFC4A54&sms=72544237BBE4C5F6&s=B5771D32F7BF616C&ccms_cs=1
 
       隨著網路的發達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近一年來因為遭受網路霸凌而來精神科或身心科求治的個案數量有逐漸上升趨勢,被霸凌者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及早就醫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都可以有效減輕被霸凌者所受到的衝擊。希望社會大眾能夠更加重視網路霸凌的議題。

《綜合案例陳述一》

       甲小姐(化名)戴著口罩與太陽眼鏡,由好友陪同進入診間。甲小姐網路的照片顯示她擁有美好身材與高顏值,在社群媒體也開立了粉絲頁,她不時秀出美照,人氣急升,雖然還不到網紅或網美程度,每次發文卻也吸引大批網友按讚。

       某次她高中同學在留言板貼出以前她和班上同學出遊合照,引發網友議論,直說甲小姐很會修圖,本人和網路差很大等等。還有網友惡搞移花接木合成她的照片,在這些相片旁加上嘲笑或羞辱文字,還有其他人留言嘲諷附和。甚至有網友留言說已經知道她真實的樣貌,在路上遇到會和她問好等等類似恐嚇文字。

       甲小姐因此怕到不敢出門,一打開電腦就會焦慮緊張,手指碰到鍵盤就會發抖,看到螢幕畫面就會心悸、心跳加快、感覺呼吸困難,胸口像被石頭壓住,而且怕到不敢出門,最後由朋友陪同才來精神科門診就醫。

《綜合案例陳述二》

       乙先生(化名)時常在網路針對公共議題發表評論,某次他與部分網友意見不同,乙先生引經據典,力戰群雄,之後他的社群媒體留言板就出現了批評文字。不論他發表甚麼主題,都會有三五位甚至一大群網友重複貼上與本議題無關的嘲諷文字。乙先生基於理性的討論,原本都會一一回應,之後留言不減反增,他只好暫時關閉帳號。乙先生心情因此很低落,睡眠變得很淺,常常在半夜醒來,然後再也睡不著,拿著手機才想到自己不再在網路上發言了,突然覺得很失落…。

《綜合案例陳述三》

       丙同學(化名)原本成績優異,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某次與另一位社團幹部發生爭執,對方把此事加油添醋在某類(靠北)該學校網站發布,不久後丙同學發現班上有些同學受此影響,和她漸漸疏離。也有其他群組的發言說她很驕傲、會耍心機、以前對別人好都是有目的等等不實批評,丙同學覺得受到很大傷害,吃不下、睡不著,有心事也不敢再和朋友講,常常一個人偷偷地流眼淚,成績也明顯退步。某次班上同學發現她在高樓層走廊發呆,通報老師後由家長陪同來精神科門診就醫。

       陳大申表示,現代人的生活和網路密不可分,網路霸凌已經成為生活上一種實質的壓力源。又因為網路具有匿名性,訊息圖片或影像可以在短期內複製流通,網友在第一時間義憤填膺,常常對事實未經查證,即受到某些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鼓吹而發文批評,使得被霸凌者承受到巨大的壓力。

       陳大申提醒,被霸凌者與陪伴的親友除了即時在網路澄清,要求網站撤下不實言論,截圖蒐證、報警協助與尋求法律途徑提告外,更要注意被霸凌者的精神狀態與身心反應。

       他指出,對於被霸凌者而言,網路霸凌通常是突然發生,被霸凌的強度因為網路容易複製與快速傳播的特性,往往大於實體霸凌,甚至高過數十數百倍,因此被霸凌者容易發生「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症狀包含遭受網路霸凌之後,恐懼、無助、焦慮或警醒度增加、睡眠困難、易怒、專注力不良、過份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等,如果過了幾週沒有改善,建議被霸凌者應該到精神科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報章媒體曾報導有人因網路霸凌而自殺的不幸事件,陳大申說,如果能夠提醒與陪伴被霸凌者即時就醫,這些悲劇或許可以避免。被霸凌者承受長時間的壓力,如果出現長期心情低落、對許多事情感受不到樂趣、憂鬱症狀明顯,失眠、早醒、食慾變差,體重降低,有時會抱怨頭痛、胸悶、慢性疼痛、消化系統不適等生理症狀,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對許多事情常猶豫不決,行為動作或想法變得遲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變得很沒有自信心或自尊心,對未來悲觀等等症狀,這些可能都是被霸凌者罹患憂鬱症的警訊,適時使用抗憂鬱藥物與抗焦慮劑,加上心理治療會談與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都可以有效減輕被霸凌者所受到的衝擊。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二生課業壓力大 心情低落難入睡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49528261   早醒(Early morning awakening)

 

國二生課業壓力大 心情低落難入睡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6048

2016-03-15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國二生課業壓力大 心情低落難入睡
    一名國二女生,班上課業競爭很大,在長期課業壓力之下,經常心情很低落,而且有難以入睡的情形,以致上課時精神不好,會打瞌睡,惡性循環的結果,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經由就醫確診有憂鬱症,在接受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
     
    經常比預期早起是憂鬱症初期症狀
    收治這名國二生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表示,該名女生由於就讀升學很好的學校,班上課業競爭非常激烈,她經常是在晚上十二時睡覺,早上六點起床,但是卻出現難以入睡,而且又比預期早起的情形;通常會有比平常早醒(Early morning awakening)的現象,就是憂鬱症初期的症狀。  早醒(Early morning awakening),睡著一段時間後,就莫名其妙地突然醒來,往往比以往預定醒來的時間提早了一、兩個小時,很累,但是卻再也睡不著,就一直胡思亂想直到天亮
     
    晚上睡不好 上課打瞌睡惡性循環
    這名女學生還有心情低落的情況,而且因為功課壓力大,就會晚睡,又怕精神不好,而會喝咖啡與濃茶,以致經常心跳快及心悸,晚上又常會醒來;陳大申醫師指出,由於功課競爭激烈,致使她會更加努力讀書,但是晚上睡不好,上課時間就會打瞌睡,反而會有惡性循環。
     
    成年人睡眠有四個周期
    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有四個周期,一周期是1.5小時,所以要睡7.5小時才足夠,睡得不夠時會有代償,中午會想睡覺,上課時會打瞌睡,精神會不好。如果沒有好好睡覺,難以入睡,又有比預期早醒,且合併心情低落,就是憂鬱症的先期徵兆。
     
    就醫治療三週就恢復
    所幸這名女學生經由家長發覺後,立即帶她就醫,在經由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學習讀書方法,和抗憂鬱劑治療後,情況就有所改善,大約三週就恢復,成績也有所進步。陳大申醫師提醒,家長若是發現孩子睡不好,功課退步,又經常想哭或是有很多負面想法,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就應積極帶孩子就醫。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加面試就緊張不已,恐有社交畏懼症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49528168

  http://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8806.html

   作者 / 健康醫療網 發表日期 / 2016/4/20  瀏覽數 / 2,550+

 49
 
 

【文: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圖:健康醫療網】

新鮮人初出社會,總會參加很多面試場合,但是卻有人是緊張到不行,原本很有實力的人,卻因為面試結果大打折扣,進而會喪失工作機會。精神科醫師指出,有不少人是因為有社交畏懼症,使得在面試場合就會緊張焦慮,坐立難安,因而造成面試失常。

血清素分泌不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社交畏懼症與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與恐慌症都屬於相同族群,主要是因為腦中傳導物質血清素分泌不足所導致。

碰到陌生人就不由自主焦慮緊張

有很多人就是不喜歡到人多的場合;對此,陳大申醫師指出,對於不熟悉的人,或是陌生人,就會不由自主的焦慮與緊張,甚至有人到公眾場合要發表言論時,就會出現畏懼或是害羞的現象,這都有可能是因為社交畏懼症造成。

抗憂鬱劑+認知行為治療

陳大申醫師說,社交畏懼症可透過抗憂鬱劑治療三至六個月可改善,而且也應該要有認知行為治療。他強調,例如對於面試時可能會出現焦慮與緊張,可以透過放鬆訓練以及預先的演練,在親近朋友或是家人面前先預說練習,也能降低焦慮與緊張。

完美主義自我要求高

另外,由於社交畏懼症與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與恐慌症族群多為完美主義,自我要求很高;所以,陳大申醫師強調,人會緊張在所難免,不要把標準訂得太高,如果出現表達沒有十全十美,也不必太在意。

多接觸人群+緩和運動可改善

陳大申醫師並建議,有社交畏懼症的人,越是會焦慮緊長更是要參加活動,因為越不接觸人群,病況會越嚴重,多接觸人群會有所改善;另外,就是平常養成運動習慣,透過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瑜伽、冥想與靜坐等,練習深呼吸也能獲得改善。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前焦慮多 她夜夜失眠婚前焦慮多 她夜夜失眠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49528030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5564

2016-02-16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婚前焦慮多 她夜夜失眠
    原本是快樂的情侶,卻因為討論到結婚,而讓她夜夜失眠!精神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有不少人因為面臨結婚,進而出現婚前焦慮症,這些準新人最焦慮的事,竟然是以害怕面對公婆為首,不知該如何和對方家人相處,以及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最焦慮的原因。
     
    婚前焦慮症最害怕面對公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會出現婚前焦慮症,主要還在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害怕有未知的改變,因而產生不確定的焦慮;根據統計,有婚前焦慮症的病人中,最害怕的原因以不知如何面對公婆居首,不知如何和對方的家人相處佔二分之一,其次則是金錢,佔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一則是對方是否有何疾病,也是焦慮原因。
     
    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
    臨床上,就有人會因為婚前焦慮症而出現失眠、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會有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陳大申醫師指出,通常都是因為壓力產生的身體不適;根據研究發現,婚前焦慮症其實不亞於家庭變故,有人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要非常小心。
     
    尋求心理諮商針對原因列表討論
    對於婚前焦慮症的治療;陳大申醫師建議,應該要先尋求心理諮商,針對患者不確定的焦慮原因可以先行列表,再進一步討論要如何處理;另外,如果有出現身體上的不適,也可服用藥物來改善,例如有失眠困擾,可以服用鎮定劑或是安眠藥,或是抗焦慮用藥也有幫助,只是藥物治療應該要放在後線。通常在經過心理諮商後的準新人,大約每十對中,有七對可以獲得改善而走入結婚禮堂。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49527955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7243

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例如有人發生車禍,車禍後,往往會對於重回事發地點感到不安全,但是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也有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16-05-30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你會有不安全感嗎?還是你周遭的親友會有不安全感呢?若是此不安全感情況一直持續,有可能是出現精神疾患,最好是立即就醫診治;臨床上,就有一名男子,經常有不安全感,之後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所幸以藥物治療後,病況有所改善。
     
    常覺得有人搞破壞
    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該名男子60歲左右,目前已退休,原本任職於金融機構,負責ATM業務,每天都要把錢登記好,以及金額是否正確;然而,他卻對此工作充滿不安全感,經常覺得有人會針對他搞破壞。
     
    壓力是最後一根稻草
    這名男子一個人獨居,他不但會覺得別人看他一眼都是有計謀,並且常覺得有人在監看他,心中充滿了不安全感,之後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幻聽、妄想;陳大申醫師指出,經由診斷發現,他因為腦中多巴胺影響,以及壓力,進而促使他誘發思覺失調,而壓力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應積極就醫
    很多人都會出現不安全感,例如發生重大事件後,會因為壓力而有防衛機制,事件過了之後,就會慢慢好了,但是也有人會無法釋懷。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例如有人發生車禍,車禍後,往往會對於重回事發地點感到不安全,但是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也有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會有焦慮、憂鬱、恐慌等情況;所以,如果有出現不安全感時,應積極就醫診治,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病況加重。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遭同學排擠 受到霸凌該怎麼辦?陳大申醫師強調,在學校受到語言霸凌的當下,例如有人揶揄嘲笑,可以言語回應說明,不需要沮喪,或是請老師回應;至於網路霸凌也是不應攻擊對方,可以進行蒐證;但若是可能出現肢體霸凌暴力或是性侵,則應該要冷靜,先回到安全處,因為會出現暴力或性侵的人,通常是權力凌駕於你,要先保護好自己,不要立即衝突,但應蒐證向校方或是警政單位通報。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49527910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7886

 

遭同學排擠 受到霸凌該怎麼辦?

2016-07-05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遭同學排擠 受到霸凌該怎麼辦?
    霸凌事件時有所聞!一名國中女生因為家長工作調職,跟著轉學到他校就讀,但是卻因為成績好,竟然被同學排擠;這位國中女生的家長發現後,感到很困擾,進而和校方反應,但是學校卻有些消極,這位家長只好轉而求助醫師。
     
    受霸凌者與霸凌者都需要輔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霸凌事件應該要積極介入,不只是受霸凌者,另一方霸凌者也需要輔導;由於受霸凌者有可能日後變成霸凌者,而霸凌者更有可能是潛在性攻擊者,也有可能會對異性不友好,成為家暴者。
     
    不一味忍讓、不使用暴力、保護自己安全、必要時蒐證及通報
    學校遭到同學霸凌是最常聽到的,有時是言語霸凌,有時會有肢體霸凌,甚至因為網路發達,而有網路霸凌;陳大申醫師指出,在群體生活中,遭到同儕排擠很常見,這是群體效應,而家長在了解孩子於群體中受到排擠時,要注意其安全性。而且人際關係方式不能事事一味忍讓,委曲求全,但是在受到同儕排擠時,不可用暴力,若是受到暴力相向,或是有性侵案件,一定要進行法律通報。
     
    陳大申醫師強調,在學校受到語言霸凌的當下,例如有人揶揄嘲笑,可以言語回應說明,不需要沮喪,或是請老師回應;至於網路霸凌也是不應攻擊對方,可以進行蒐證;但若是可能出現肢體霸凌暴力或是性侵,則應該要冷靜,先回到安全處,因為會出現暴力或性侵的人,通常是權力凌駕於你,要先保護好自己,不要立即衝突,但應蒐證向校方或是警政單位通報。

    霸凌帶頭者恐具有反社會人格
    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 對於受霸凌者要有所輔導,使其不要喪失信心,以免有可能他會成為霸凌者;另外,霸凌帶頭者,除了要知會其家長外,並應該也要加以輔導,因為有可能會具有反社會人格,未來會有衝動行為,並有可能是潛在性攻擊者,有可能到社會上也是會如此欺負人,並且對異性會不友好,會有家暴行為出現。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表示 股市暴跌求診患者已增1成,一名40多歲男子拿買房基金炒股,光近2個交易日就慘賠100多萬,白天不敢看盤,深夜又焦慮緊盯美股,整天失眠陷入惡性循環,靠吃藥才能入眠  2天賠百萬元 焦慮求醫增1成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435361442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825/36740781/2天賠百萬元焦慮求醫增1成

2015年08月25日
 
近期台股暴跌,不少股民情緒大受影響。林林攝

【蔡明樺、洪敏隆╱台北報導】近期台股暴跌,向精神科醫師求助的患者增約1成,除有40多歲男子2個交易日慘賠一百多萬元,陷入嚴重焦慮失眠,也有退休族拿退休金炒股套牢,罹患嚴重憂鬱症、出現輕生念頭。醫師推估台股七千點失守恐增更多患者。


 
 

也有人放空大賺睡不著

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台北「張老師」中心統計,每年因財務困難向「張老師」求助案例約1千多件,過去卡債風暴及雷曼兄弟金融風暴時,各增至4500多件及2200多件,估計近期股匯市崩盤,財務困難求助的件數將會暴增。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說,近日因股市暴跌求診患者已增1成,一名40多歲男子拿買房基金炒股,光近2個交易日就慘賠100多萬,白天不敢看盤,深夜又焦慮緊盯美股,整天失眠陷入惡性循環,靠吃藥才能入眠。另也有人因放空台股大賺,亢奮到睡不著,靠鎮靜劑才睡著。
開業精神科醫師黃偉俐收治一名近60歲退休族,背著老婆拿退休金炒股,台股暴跌讓他患嚴重憂鬱症,常暗自啜泣、有輕生念頭;另也有人出現胸悶、心悸等焦慮症狀。
黃偉俐建議,套牢的股民可就醫與醫師或心理諮商師詳談,發洩心理壓力,或找有財經背景的親友諮商,尋求專業理財計劃,處理手上套牢的股票。

..........
 
2015年08月25日09:35  陸股周二開盤續跌,上證綜合指數開盤下跌205.78點至3004.13點,直逼3000點大關。(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大申醫師  愛美引發暴食症 抗憂鬱藥治療須半年 暴食症須要接受認知行為的治療以及吃抗憂鬱藥。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96008075   清除型暴食症者較難醫治,治療時間較長,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患者若不長期配合治療,容易復發。陳大申醫師建議,若因為飲食而有罪惡感時,就應盡速就醫,避免產生暴食症。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93

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41017/kiyez108d8w2.shtml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2014/10/17)


https://tw.news.yahoo.com/%E6%84%9B%E7%BE%8E%E5%BC%95%E7%99%BC%E6%9A%B4%E9%A3%9F%E7%97%87-%E6%8A%97%E6%86%82%E9%AC%B1%E8%97%A5%E6%B2%BB%E7%99%82%E9%A0%88%E5%8D%8A%E5%B9%B4-073500008.html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愛美的人常為了要維持身材,就減少食量,但反而吃更多東西;但您可能沒想到這種狀況發生,可能是得了暴食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陳大申醫師表示,患有暴食症的病人,是由於過度接受社會看法、低自尊,惡性循環下,進而產生憂鬱症,並出現暴食症。

陳大申醫師表示,所謂暴食症是指所攝取食物量中,1週超過2次、並連續3個月以上超過身體能接受的限度,譬如一個女生在半小時內吃掉五個便當;而暴食症是因為腦部血清素調節不平衡,或是外在壓力導致口腔慾望強烈,屬於飲食疾患,且暴食症又可分為清除型暴食症與非清除型暴食症。另外,暴食症患者不僅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可能還會胃穿孔進而導致胃出血。

清除型暴食症的症狀包含催吐、吃瀉藥、浣腸、吃利尿劑消水腫等症狀;非清除型暴食症的症狀是過度運動或是節食。陳大申醫師說,前者比起後者更難醫治,通常暴食症患者都有憂鬱症,和人格疾患一樣。清除型暴食症的患者不能控制自己去大吃,吃完又會刻意去催吐,但兩種類型患者都是想減輕罪惡感,讓社會接受自己。

⋯⋯

在治療方面,陳大申醫師指出,暴食症須要接受認知行為的治療以及吃抗憂鬱藥。清除型暴食症者較難醫治,治療時間較長,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患者若不長期配合治療,容易復發。陳大申醫師建議,若因為飲食而有罪惡感時,就應盡速就醫,避免產生暴食症。

陳大申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 網路掛號http://webreg.tpech.gov.tw/RegOnline1_2.aspx?ChaId=A105&tab=1&ZCode=CS&DeptCode=1300&deptname=%BA%EB%AF%AB%AC%EC&thidname=%A9%BE%A7%B5%B0%7C%B0%CF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題   高學歷自殺、情殺案頻傳 人生勝利組壓力大 該如何舒壓?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93537269 上廣播電台 有空的人聽一下 警察廣播電台(臺北分臺)  FM94.3「陳倩宜時間--健康單元」節目 2014年10月6日( 週一)13:10—13:25

103年10月6日 健康生活家(13:10-13:25)  2014年10月6日( 週一)13:10—13:25 (大約時間)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1101

主題   高學歷自殺、情殺案頻傳 人生勝利組壓力大 該如何舒壓?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93537269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忠孝院區 精神科  陳大申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 人生勝利組壓力大 該如何舒壓?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001/408078.htm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356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

近來高學歷自殺、情殺案頻傳,被稱為「人生勝利組」的他們,由於不懂得如何排解龐大壓力,因此使用了不當的方式,訴諸暴力宣洩情緒,導致一樁又一樁的悲劇發生。醫師建議,這些高學歷族群應放下身段,並尋求專業醫療諮詢,和固定的諮商師維持有規則的會談,以免讓錯誤的紓壓方式傷害了自己也危害了旁人。

▲高學歷壓力大 「人生勝利組」如何舒壓?(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表示,這些高學歷的人常因自己凡事都第一,或是因為條件好,進而在兩性互動上常事事順遂,因此無法忍受自己失敗或是遭遇挫折。再加上若是常接觸虛擬遊戲,會使他們有錯誤的投射,並變成會欺壓比自己位階低,或是控制在自己之下的人。

其實,在高學歷光環下的他們,和一般常人並無不同;但卻會因為壓力太大,而又放不下身段,才會做出錯誤的舉動。陳大申建議,這些高材生應放下面子,正視自己的問題,接受專業諮商治療,針對問題和諮商師會談,若有需要就安排服藥,並維持約兩、三周一次的固定會談,應可避免憾事發生。

對於高學歷情殺案件的增多,陳大申醫師認為,應加強兩性教育,教導若是在兩性相處中被拒絕該如何和平相處,不致傷害對方。陳大申並指出,若是在相處過程中,發現對方情緒無法管理得當、易衝動、控制慾強,就應提高警覺,並且建議對方尋求諮商。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356

 
近來高學歷自殺、情殺案頻傳,被稱為「人生勝利組」的他們,由於不懂得如何排解龐大壓力,因此使用了不當的方式,訴諸暴力宣洩情緒,導致一樁樁的悲劇發生。醫師建議,這些高學歷族群應放下身段,並尋求專業醫療諮詢,..陳大申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 網路掛號http://webreg.tpech.gov.tw/RegOnline1_2.aspx?ChaId=A105&tab=1&ZCode=CS&DeptCode=1300&deptname=%BA%EB%AF%AB%AC%EC&thidname=%A9%BE%A7%B5%B0%7C%B0%CF.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運動30分鐘 可抗憂鬱  陳大申醫師建議感到鬱悶難過,勿將悲傷留給自己,應找家人朋友傾吐,憂鬱症應規律服藥三到六個月才能康復。劉嘉逸醫師 運動是最好的抗憂鬱藥 衛福部國健署 每天運動30分鐘 可抗憂鬱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91907567

2014年09月23日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923/36101683/每天運動30分鐘可抗憂鬱

【蔡明樺╱台北報導】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日前因憂鬱症自殺,震驚全球,國內醫師指出,若感到情緒低落、失眠、食慾差等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恐為憂鬱症前兆,應速就醫;另每天運動三十分鐘、持續三個月以上,可改善憂鬱症狀,已就醫診斷為憂鬱症者,應規律服藥三到六個月,才能康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劉嘉逸昨在一場衛教記者會中說,國外研究發現,運動是最好的抗憂鬱藥,近三成的人每天運動,憂鬱症可完全改善;且動物試驗證實,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腦內啡和腦部滋養因子等,有助改善負面情緒。


病患須規律服藥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成人運動量為每周累積達一百五十分鐘,即一周五天、每天三十分鐘。劉嘉逸建議,運動習慣至少持續三個月以上,且最好能達到每分鐘心跳一百三十下的強度,可選擇快走、慢跑等,排解憂鬱效果較好。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 陳大申醫師 建議,若感到鬱悶、難過,勿將悲傷留給自己,應找家人朋友傾吐,已就醫診斷為憂鬱症者,應規律服藥三到六個月,才能康復。

陳大申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 網路掛號http://webreg.tpech.gov.tw/RegOnline1_2.aspx?ChaId=A105&tab=1&ZCode=CS&DeptCode=1300&deptname=%BA%EB%AF%AB%AC%EC&thidname=%A9%BE%A7%B5%B0%7C%B0%CF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大申醫師 認識恐慌症 恐慌症診斷困難 治療容易 陳大申醫師   自由時報電子報醫藥版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91721669 2003年中華民國92年7月28日星期一  刊登  自由時報 

王先生是業務代表,半年前某一天開車時在等紅綠燈時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整個人覺得快要死掉,連忙跑到最近的醫院掛急診。就這樣跑遍各大醫院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及無數次的急診,醫師都宣布檢查結果一切正常,而某些醫師更會對他常常在半夜掛急診顯得不耐煩。王先生的家人與同事開始懷疑他是不是裝病,主管更有意無意嘲諷,讓他心情更加低落。終於某次在急診室照會精神科後,精神科醫師告訴他得了「恐慌症」,王先生才擺脫三天兩頭掛急診的命運,在精神科得到妥善的治療。

 

什麼是恐慌症?恐慌症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它會不可預期的突然發作,而發作前少有癥兆,但是嚴重發作時間都不長,很少超過半小時。恐慌症的患者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一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如電梯、捷運車廂,有的患者則在開車上高速公路或經過隧道時發作。恐慌症患者常四處求醫,常被送到醫院急診室,做許多項檢查如心電圖、肺功能、超音波等,但往往所有檢查及抽血結果都正常,也找不出病因,患者常掛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等,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得的是「恐慌症」,更不知道麼該看精神科或身心科,也不了解目前精神科治療恐慌症有相當好的成效,因此白走了多年的冤枉路。

 

什麼是恐慌發作?在診斷上有十三類症狀,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發生(通常是數十分鐘內),合併有強烈的害怕或不適,出現以下四種以上症狀:心悸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或窒息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喉嚨哽塞、全身出汗、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慄發抖、胸口劇痛不適、胃部抽痛或噁心及腹部不舒服、頭暈身體不適或暈厥眼前發黑的感覺、失真或失去現實感而對四周環境感覺陌生、害怕失去控制而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亡、感官感覺異常、面部潮紅或冷顫、害怕無法控制自己之情緒行為。這些症狀常常同時出現,患者常常感到快要死掉,覺得無助而恐懼,久而久之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不斷加強,稍有症狀就更擔心恐慌再次發作,以致常合併憂鬱情緒或失眠。

 

     恐慌症困難的地方在未被正常的診斷出來,治療其實相當容易。治療的方法首先是藥物治療,目前已知抗憂鬱劑與抗焦慮劑,可以有效的阻斷恐慌發作。例如SSRI(serotonine 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就有相當好的療效。此外可由相同飽受恐慌症之苦的病友一起進行團體心理治療,藉團體成員間互相支持,以減輕或消除孤獨感,使情緒得以宣洩。其他的治療方式也有輔助的療效,例如透過衛教,讓患者了解什麼是恐慌症,治療方法及預後等;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改善病患某些錯誤觀念,消除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如病患常認為恐慌發作時,心跳加快會使心臟停止,呼吸衰竭會導致死亡等等,治療者需向病患澄清與再保證恐慌症不會死亡,雖然症狀強烈,使人害怕,但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進而教導患者加強放鬆與適應技巧,讓病患了解恐慌症發作時,如何處理與自我放鬆,不需再出現像過去到處看醫生,或往急診室跑,吃很多藥及做一大堆檢查等不適當的求醫行為。

 

恐慌症相當常見,但到精神科門診求治的患者並不多,仍有待其他科別醫師能早期發現與正確轉介。患者往往不知長年受苦的不知名病痛,竟是治療效果相當好的恐慌症!民眾勿再存有不願到醫院精神科治療的錯誤觀念,宜早日接受正確治療。恐慌症的特色是「難診斷、易治療」,千萬不要著急,好好遵從醫囑,耐心服藥,只要了解恐慌發作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自然可以放鬆心情,目前使用抗憂鬱劑治療恐慌症在數週到數月內就可見效,可能就此不再發作,歡迎有飽受恐慌症之苦的病友到精神科接受治療。(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網路掛號http://webreg.tpech.gov.tw/RegOnline1_2.aspx?ChaId=A105&tab=1&ZCode=CS&DeptCode=1300&deptname=%BA%EB%AF%AB%AC%EC&thidname=%A9%BE%A7%B5%B0%7C%B0%CF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物癖 若侵犯人須治療」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73650926 陳大申醫師昨表示,這是一種「戀物癖」,若當事人戀物行為達到侵犯他人,甚至造成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失序,代表已出現功能性障礙,若達到無法控制「非做不可」的話,可視為強迫症的一種,必須提供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進行長期心理治療。除釐清行為發生動機外,並開導不可踰越社會規範等觀念,但治療成效得視個案而定。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790472

2014-06-25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邱嫌無法抗拒女性美腿,做出撫摸動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昨表示,這是一種「戀物癖」,若當事人戀物行為達到侵犯他人,甚至造成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失序,代表已出現功能性障礙,若達到無法控制「非做不可」的話,可視為強迫症的一種,必須提供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進行長期心理治療。除釐清行為發生動機外,並開導不可踰越社會規範等觀念,但治療成效得視個案而定。

陳大申醫師說,「戀物癖」就像部分人士特別執著於制服、高跟鞋、絲襪,甚至是早期的裹小腳一樣,會出現類似戀物情節,多與童年經驗有關,可能是某一次相關圖片影像的刺激帶來快感,導致當事人沉迷其中。
...........................

2014-06-25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50歲上班族邱瑞仁,搭客運車看到美腿正妹「凍袂條」,伸鹹豬手撫摸對方大腿及腹部,正妹氣罵:「你這個變態!手在幹嘛?」台北地檢署昨依性騷擾防治法起訴,聲請簡易判決處刑;邱嫌曾以相同手法,在客運車騷擾女乘客而被判刑,這次已是再犯,邱嫌被逮後承認自己「無法抗拒美腿的誘惑」。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790471

檢方調查,今年4月17日上午7點多,邱瑞仁從台北公館搭國光客運往金山的班車,車上乘客不多,他卻鎖定20多歲、身高160公分、體重40多公斤的美腿正妹,刻意坐在她身旁空位。

邱嫌對著白皙修長美腿正妹,眼睛狂吃「冰淇淋」,後來居然克制不住慾念,趁她閉目養神時,一手拿文件遮掩,另一手趁機撫摸正妹的右大腿內側,甚至連腹部都摸了。

正妹指控,當時車上明明還有其他空位,色狼卻故意坐她旁邊,趁她睡覺亂摸;邱嫌承認犯行,指難忍性衝動才伸鹹豬手。檢警調查時,邱嫌幾度欲向正妹道歉和解,但正妹不接受,怒氣沖沖說:「誰要跟他和解!」

曾被判刑還是改不了

據悉,正妹出庭接受調查時,曾穿短裙到地檢署,目擊者說,正妹不僅長相甜美,也確實有一雙修長美腿。

檢方查出,邱嫌非初犯,92年10月在客運上搭訕女乘客,並以相同手法趁對方熟睡偷摸下體,被依強制猥褻罪判刑8個月,沒想到仍然改不掉老毛病。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大申醫師 思覺失調症 腦生病了…應該早期就醫 ,「精神分裂症」是中文舊譯名,現在已經正名叫做「思覺失調症」,新的病名既可減少外界對疾病的汙名化,也可避免引起誤解。

「思覺失調症」課業重壓力大她聽見怪聲音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73574198

 

 

「思覺失調症」課業重壓力大她聽見怪聲音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0907&kdid=AR10&r=5

2014/06/22

【聯合晚報彭宣雅】

小萍今年國二,原本活潑開朗,但升上國中後功課壓力越來越重,加上自我要求極高,慢慢開始無法負荷。由於壓力長期無法排解,小萍後來耳邊竟然莫名出現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壓力太大,出現幻聽症狀,可能是思覺失調症,只要早期就醫、治療,非不能治癒。記者陳瑞源/攝影

一次上課時,小萍感覺身邊似乎有一男一女在竊竊私語,讓她上課無法專心,老師在台上講課的內容,在她聽來都變成「有特殊意義」,就連老師在黑板上書寫的課程重點,小萍看來都有特殊涵意,變成批評與嘲諷自己的文字。

也甚至覺得,老師和同學似乎合夥起來欺負、陷害她,讓她天天處於憤怒、驚嚇中。因為功課持續退步,媽媽覺得異常,趕緊帶小萍就醫。

經過專業身心科醫師診斷,醫師認為小萍出現的幻聽症狀,是得了「精神分裂症」(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中文舊譯名,現在已經正名叫做「思覺失調症」,新的病名既可減少外界對疾病的汙名化,也可避免引起誤解。); 乍聽女兒得這個疾病,讓小萍媽媽難以接受,且大受打擊,忍不住告訴陳大申醫師,,自己的女兒「哪有精神分裂,她平時很正常啊!」也對醫師的醫囑半信半疑。

因為求助無門,小萍媽媽轉而聽信親朋好友提供的偏方和民俗療法,有親友說小萍是「卡到陰」,要打坐、喝符水才會好;也有人說小萍是有「冤親債主」跟隨,需要做法事祭拜改運。小萍媽媽帶著她四處求神問卜,時間長達半年,學校也經常請假、幾乎要休學,但小萍的狀況仍時好時壞。

某一次小萍在學校上課時,突然失控大吼「你們不要再吵我了好嗎?」老師見狀立刻請媽媽帶她。這一次,小萍媽媽終於在眾人勸說下,讓她接受陳大申醫師身心科治療,經過吃藥控制,現在她又可以背起書包上學,病況總算穩定。

 

思覺失調症症狀資料提供: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製

 

思覺失調症症狀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那些?

1       妄想

指怪異及錯誤的信念,脫離現實或令人難以置信的想法,經解釋後仍深信不疑(例如:外星人使用人造衛星從外太空監控自己;班上同學或公司同事組成陰謀集團要陷害自己)等等。

 2    幻覺(較常為聽幻覺與視幻覺,有人聲在耳邊交談、批評或議論,

與幻聽對話,外觀上像是表現出自言自語,或無緣無故地笑或發怒等等。)

 3    解構的語言(如時常表現語言脫軌或語無倫次)思考或談話缺乏組織,談話內容無意義的、急迫、缺乏主題、雜亂無章、語無倫次,不切實際以以致於別人難以理解。

 4    整體而言混亂(Disorganized)的行為

 5    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意即情感表現平板(affective flattening)、貧語症(alogia)、或無動機(avolition)。指社交能力的喪失(social withdrawal),缺乏情緒起伏與情感的表達能力,沒活力,沒有動機與衝勁。有些患者個人衛生習慣很差,顯得很不整潔。

 

社會、工作、職業(或學業)、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等功能障礙明顯低於病發前的水準,需注意以上這些症狀不是因藥物濫用或其他一般疾病所引起。

 

 

 

( 轉貼分享 ) 陳大申醫師思覺失調症 腦生病了…應該早期就醫 2014/06/22 聯合晚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0874&kdid=AR10&r=7  

 

大腦生病了應該早期就醫

2014/06/22

【聯合晚報彭宣雅】

很多患者和家屬一聽到「精神分裂症」,就覺得被貼上標籤,怎麼都不願意接受事實,不少人因此逃避正規治療尋求偏方、民俗治療或求神問卜,結果導致病情惡化,造成自己和家庭不安,甚至影響或威脅其他人的安全。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陳大申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是中文舊譯名,現在已經正名叫做「思覺失調症」,新的病名既可減少外界對疾病的汙名化,也可避免引起誤解。

臨床上,醫師常碰到不少患者和家屬對「精神分裂症」感到恐慌,剛發病時會猶豫不決,沒有立刻就醫。陳大申醫師說,後來改名為「思覺失調症」後,不少病患和家屬在情感上,好像比較容易接受,也可縮短患者就醫的猶豫期,病況已經穩定的病友,也更有動機繼續接受治療,減緩反覆發病引起的腦部退化。

陳大申醫師說,「思覺失調症」其實就是大腦傳導物質失調,讓患者的思考和知覺功能「生病了」,因此會出現一到多個聲音與自己對話的幻聽、妄想、思考障礙、感官經驗異常,但只要早期就醫、治療,思覺失調症並非不能治癒。

陳大申醫師說,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思覺失調症,可以有效改善幻聽與妄想症狀,也可避免情緒低落與認知功能減退,還可以避免思覺失調症早期復發、減少疾病惡化,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要改善妄想及幻聽、減少憂鬱,陳大申醫師建議患者應該持續接受心理治療。臨床上碰到的患者,只要經過心理治療,大多數個案都可改善焦慮、恐懼及睡眠情況。他呼籲患者和家屬,應該遵循醫囑接受正規治療,避免聽信偏方,否則不只患者將難以恢復正常生活,連帶同住的親友也會產生困擾。

2014/06/22 聯合晚報】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大申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這名詞無法正確描述病情,且被污名化,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則可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也可以減少初發病患與家屬猶豫不決的時間,縮短疾病「未就醫」或「等待就醫治療」時期,有助個案早期接受醫療。

擅停藥 思覺失調症頻發作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72844853

 

http://care.cdns.com.tw/20140615/med/jkbj/733790002014052919451129.htm

 

https://tw.news.yahoo.com/%E6%93%85%E5%81%9C%E8%97%A5-%E6%80%9D%E8%A6%BA%E5%A4%B1%E8%AA%BF%E7%97%87%E9%A0%BB%E7%99%BC%E4%BD%9C-133900020.html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一名  38歲未婚女性,  12年前從精神科病房出院後,按時服藥病情穩定,但近來因私自減藥,甚至停藥,導致精神病發作,不但失去工作,大腦功能也更為退化,現在必須接受職能的復健治療,精神科醫師提醒,若是服藥的順服性不佳,就會造成反覆發病,反而增加醫療與社會成本。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醫師表示,除了上述病例,還有一位國  2的學生,因課業壓力沉重,出現幻聽與妄想,一直感覺有一股聲音在周遭吵,同學都想陷害他。雖然曾經就醫,但無法接受「精神分裂症」這名稱,而改用民俗療法,個案疾病未見好轉,只好長期請假,差一點得休學。
 陳大申陳大申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這名詞無法正確描述病情,且被污名化,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則可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也可以減少初發病患與家屬猶豫不決的時間,縮短疾病「未就醫」或「等待就醫治療」時期,有助個案早期接受醫療。
 陳大申醫師解釋,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因為腦部多巴胺、血清素等與其他化學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失衡,讓患者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包括產生多個聲音與自己對話的幻聽、或是妄想以及思考障礙。就是因大腦傳導物質的失調,使患者思考與知覺功能「生病了」。
 陳大申醫師指出,例如幻想外星人使用人造衛星從外太空監控自己;班上同學或公司同事組成陰謀集團要陷害自己等;幻覺則是外觀上像是表現出自言自語,或無緣無故地笑或發怒等;或是時常語無倫次,思考或談話缺乏邏輯,並強調,以上這些症狀不是因藥物濫用或其他一般疾病所引起。
 陳大申醫師呼籲,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後,醫師應以更積極態度,以新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思覺失調症,避免思覺失調症早期復發、減少惡化,改善患者「個人與社會功能」提升個案生活品質,患者也應遵照醫囑按時服用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捷血案之後…怕拿刀、怕紅色 患急性壓力
521北捷殺人案後,28歲林姓女電腦繪圖師看見案發照片和新聞,血淋淋的畫面在她腦海裡揮之不去,耳邊還不斷傳來「走開、走開」的聲音。她害怕進廚房拿刀,繪圖時不敢用紅色,就醫發現是「急性壓力反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說,患者當天也搭捷運,在北捷殺人案的隔天,甚至不敢拿水果刀削水果,因為一拿起刀子就聯想到兇刀。以抗焦慮症藥物治療後,症狀已逐漸緩解。

陳大申表示,案發後一周,門診急性壓力反應病患多1成5,即使已過9天,有些人仍覺焦慮、緊張。

急性壓力疾患,陳大申說,即暴露在某種重大創傷事件壓力源下,1個月內發生特徵性的焦慮、解離和其他症狀。

重大創傷事件壓力源,包含目擊他人死亡、嚴重身體傷害、得知家人死亡噩耗等。他說,北捷殺人案也算是。

陳大申說,患者症狀包括強烈害怕、無助感,小孩子則可能出現混亂、激動等行為。一旦影響日常功能,建議就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09613.shtml

..............

北捷喋血案後 急性壓力病患增1成5    2014/05/29 15:40 報導

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案,許多目睹過程的乘客,陸續出現急性壓力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醫師表示,北捷砍人事件後,最近一週,忠孝院區精神科門診出現急性壓力的患者,增加了一成五,就有一名年輕的女性上班族,透過電視、網路看到血腥照片,結果出現急性壓力,看到刀子就會立刻聯想捷運砍人案,也不敢進廚房。(林麗玉報導)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經歷砍人事件、目睹整個過程的乘客,還有透過不斷看電視血腥畫面的民眾,陸續出現急性壓力症狀,包括失眠、做惡夢等,就有一位二十八歲的女性上班族,因為當天也搭乘捷運,透過網路看到朋友傳的血腥照片,結果造成嚴重的急性壓力,看到水果刀就怕,不敢進廚房,甚至從事繪圖工作,看到紅色就怕,嚴重影響工作,在家人的鼓勵下,前往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說,北捷發生砍人事件之後,最近一週,忠孝院區精神科門診,大約增加一成五的病患,表達因為北捷殺人案,引發失眠、做惡夢、過度驚恐、焦慮,甚至本身有憂鬱症、妄想的病患,妄想的病情更加嚴重。醫師提醒,如果在兩天到一個月內,發現有急性壓力症狀,建議就會尋求協助,如果不理會延誤治療,可能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遇到重大創傷,可以試著以平常心看待,多找人傾訴心情,甚至可以參與同壓力的支持團體,把壓力說出來不要悶在心裡。

http://www.bcc.com.tw/news_view.asp?nid=2343637

 

...............

 

北捷隨機殺人災後心理重建 盡速治療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 以免日後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69026639

 

 

補充有關創傷後發生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的資料給各位參考,使社會大眾了解,幫助個案災後心理重建,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69026639

北捷隨機殺人事件已經過了9天,隨著時間的過去,大部分的民眾逐漸從驚恐中走出,但有部分個案出現焦慮、緊張、失眠,甚至不敢獨自外出的情形,案發多日媒體過份聚焦在加害人鄭嫌與父母,政府災難後應變與安定人心的處置又並未使大眾週知,使受難者相較之下被關心的程度不足,尤其是一般捷運通勤族與閱聽大眾受到的心理衝擊可能需要被重視。

 

 

 

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歷史的傷口》歌詞的內容,原本是控訴專制政權的麻木不仁,現在卻成為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病患最希望的事情。已有個案出現眼前不斷浮現持刀殺人與死傷者流血的場景,即使閉上眼睛,畫面仍反覆出現;即使捂上耳朵,也好像一直聽見與嫌犯對峙時,婦人大喊:「走開!走開!」的聲音。因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已影響生活功能,必需到精神科(身心)科就醫。

 

(案例 )   林小姐(化名)為28歲女性,北捷事件(上週三)發生當天因雨勢過大改搭乘捷運外出,傍晚收到朋友傳來的照片後大驚失色,看了電視新聞後,血淋淋的場景在眼前揮之不去,當晚更因耳邊反覆聽見「走開!走開!」的聲音而驚醒。媽媽建議她不要再看新聞,但驚恐並沒有改善,林小姐在切水果時聯想到事件中的兇刀,從此看到刀子就害怕,又因為水果刀放在廚房,接連幾天都不敢再踏進廚房一步。更嚴重的是她原本從事電腦繪圖的工作,現在看見「紅色」就不敢上色,工作進度受到很大的影響。林小姐在接受心理治療與服用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藥物治療後,逐漸好轉,睡眠也稍有改善,在北捷事件後約一週的門診中,出現類似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甚至是急性壓力疾患 (acute stress disorder)的個案大約多了一成五(15%)陳大申醫師呼籲,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一旦到達日常功能受影響的程度,就應趕快就醫,尤其應在早期就用抗憂鬱劑藥物(antidepressant)治療,以免使大腦產生不可逆的變化,日後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機率會增加。

政府災難後應變與安定人心的處置越完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衛生輔導人員對個案的治療效果也越好,雖然政府安定人心方面做得太遲(牧師在血案車廂祈禱),也做得不夠(限制民眾在江子翠捷運站內獻花與療癒活動,只能在站外),但有做總比沒做好。對照莫拉克颱風88風災後高雄市政府邀請達賴喇嘛(Dalai Lama)到小林村灑淨(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6815 ), 311東日本大地震尊貴的達賴喇嘛(Dalai Lama)災後半年後接連去訪問2次(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6542  ), 這才是真正的撫慰人心啊!

 

和英國相比,本次北捷事件各級政府災難後應變太晚,安定人心的措施不足。(註:為提升災難應變與復原效率,英國2013年10月的「緊急應變與復原準則」,說明藉由地方的地方抗災議會(Local Resilience Forum)到中央等全國性之系統與網路串聯以傳遞緊急訊息,並建立三種層級之共同認知資訊圖像(Common Recognized Information Picture, CRIP),包括地方層級、區域以及國家級。此項系統必須足以傳遞並收集來自各方的大量資訊、能評估所收集各資料之性質,如緊急性、關聯性、說明性及可使用性等,並且能夠使大眾週知。(https://stli.iii.org.tw/ContentPage.aspx?i=6528 )

  

 

另外陳大申醫師也提醒,每次發生重大社會事件,慢性精神病患與康復之友其實受到更大的傷害。北捷隨機殺人的鄭嫌未曾就醫,目前也未有精神科醫師與鄭嫌進行會談,輕率地將北捷隨機殺人案與精神病患連結並不適當。

事實上慢性精神病患與康復之友都非常善良,生病是因為腦部多巴胺(dopamone)、血清素(serotonin)等與其他化學神經傳導物質 (neurotransmitter)分泌失衡,才引起思覺失調,只要按時服藥,都可以回到社會,反而因北捷案的影響,許多服藥治療很穩定的病友擔心搭乘捷運時有人會對自己不利。這時間醫師除了可能需調整藥物劑量外,醫師護理師與各類精神醫療工作人員對個案進行心理治療技術中常運用的reassurance(再保證;使安心) 也相當重要。

 

Q: 什麼是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

 

A: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是指在暴露於某種重大創傷事件壓力源一個月內發生特徵性的焦慮、解離及其他症狀。

 

這些重大創傷事件壓力源包含個案曾經驗到或被迫面對到一或多種事件,這些事件牽涉到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的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或威脅到自己或他人的身體完整性。或是目擊他人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的實際發生或威脅,或是得知家人或其他關係密切的人意外死亡或慘死等等。

 

這一次台北捷運所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就符合重大(極度)創傷事件的定義。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分裂症中譯舊名無法正確描述病情,而且已被污名化,貼上精神病的標籤使人望醫卻步,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則可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   

網址在 方便大家引用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368795180

 

 

每次發生重大社會事件,慢性精神病患與康復之友其實受到更大的傷害。北捷隨機殺人的鄭嫌未曾就醫,目前也未有精神科醫師與鄭嫌進行會談,輕率地將北捷隨機殺人案與精神病患連結並不適當。

 

事實上慢性精神病患與康復之友都非常善良,生病是因為腦部多巴胺(dopamone)、血清素(serotonin)等與其他化學神經傳導物質 (neurotransmitter)分泌失衡,才引起思覺失調,只要按時服藥,都可以回到社會,反而因北捷案的影響,許多服藥治療很穩定的病友擔心搭乘捷運時有人會對自己不利。這時間醫師除了可能需調整藥物劑量外,醫師護理師與各類精神醫療工作人員對個案進行心理治療技術中常運用的reassurance(再保證;使安心) 也相當重要。

 

 

社會大眾及媒體對於「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病名具有負面印象,媒體對精神病患的表現多半是將精神病預設為一種危險而有暴力的形象,並且往往多傾向於負面的議題,常出現在社會新聞事件,病友與家屬聞「精神分裂症」色變。 

 

精神分裂症中譯舊名像是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stigma) ,會影響個案早期就醫的意願。 

 

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助提升個案生活品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陳大申醫師曾收治一名國二學生,除了無法承愛沈重的課業壓力之外,還出現幻聽與妄想,覺得有聲音在吵自己,同學都想陷害她。媽媽曾帶該名學生去其他院所就醫,但因無法接受精神分裂症這個診斷名稱,而改用民俗療法,個案的疾病未見好轉,只好長期請假,差一點得休學。

 

陳大申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中譯舊名無法正確描述病情,而且已被污名化,貼上精神病的標籤使人望醫卻步,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則可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也可以減少初發病患與家屬猶豫不決的時間,縮短疾病「未就醫」或「等待就醫治療」的時期,有助個案早期接受醫療,也增加患者回診比例與治療動機,而原本穩定的病友也更有動機接受治療,減緩因再發病而引起腦部功能退化的程度。

 

陳大申說,傳統抗精神病藥物雖然可以治療急性精神症狀,缺點是常有錐體外徑症狀(extrapyramidal syndromesEPS)與坐立難安或類似巴金森氏症等副作用,雖然傳統抗精神病藥物較便宜,但患者因此服藥順服性不佳,常會造成再次發病或住院,反而增加更多醫療與社會成本。

 

陳大申醫師呼籲,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之後,精神科醫師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多以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思覺失調症,除了有效改善幻聽與妄想的正性症狀外,又可避免有情緒低落與認知功能減退等負性症狀,避免思覺失調症早期復發、減少疾病惡化,改善患者的「個人與社會功能」(PSP,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 

陳大申醫師解釋,簡單的說,思覺失調症是因大腦傳導物質的失調,使患者思考與知覺功能「生病了」。只要早期就醫,早期治療,思覺失調症並非不能治癒。 

 

案例一  (首次發病之思覺失調症個案)

 

小玲(化名) 為國中二年級學生(12年國教為八年級) ,原先活潑開朗,但功課壓力漸增,漸漸覺得無法負荷。某次上課時小玲發現有一男一女的聲音在自己的耳邊竊竊私語,上課不能專心。老師在講臺上書寫的文字對小玲來說都有特殊的含意,全都變成是批評和嘲諷自己的文字,老師與同學合組陰謀集團來陷害自己。因課業持續退步,媽媽帶小玲到醫院求診,診斷書的病名為「精神分裂症」,媽媽看了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我可愛的小玲精神很正常啊!是那裡有分裂了,是不是診斷有錯誤了?」在半信半疑的狀況下,許多親友提供媽媽許多偏方與民俗療法,並四處求神問卜,小玲病情時好時壞,耳邊的幻聽越來越大聲,某次小玲在上課時失控向幻聽大喊:「你們不要再吵我了好嗎!」,老師通知家屬趕快帶小玲就醫,寺廟的義工也規勸小玲媽媽應使小玲再接受精神科醫療。

 

精神科醫師使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之後,小玲的幻聽及妄想迅速得到緩解,雖然成績不像病發前優秀,但總算可以重返校園上學。看到小玲重新揹起書包的身影,媽媽有些自責:「早知道如此,半年前就讓她好好接受精神科醫療就好了!」

 

 

案例二  疾病穩定多年,擅自停藥導致復發之思覺失調症個案)

 

小娟(化名) 38歲未婚女性,12年自精神科急性病房出院後,病情穩定,人際關係良好,現在從事助理工作,經濟上可以自給自足。但小娟始終對自己的病名耿耿於懷。

 

「精神分裂症」?小娟有時會自言自語:「我已經好12年了,我精神沒有分裂啊!」小娟開始私自減藥,之後完全不服藥,三個月後小娟因病發而重新住院,原本穩定的工作也只好中止。住院一個月後小玲改為門診治療,但因再度發病使大腦功能退化,小娟的工作表現比以前差了很多,現在重新接受職能復健治療。 

 

(問與答)

 

Q:過去診斷使用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有什麼缺點呢? 

A:精神分裂症中譯舊名無法正確描述病情,英文「Schizophrenia」一詞它的希臘詞根是schizein(撕裂)和phren(心智),原始意思是指心靈的分裂,而中文診斷名就直接翻譯為「精神分裂症」沿用至今。

 

社會大眾及媒體對於「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病名具有負面印象,媒體對精神病患的表現多半是將精神病預設為一種危險而有暴力的形象,並且往往多傾向於負面的議題,常出現在社會新聞事件,病友與家屬聞「精神分裂症」色變。 

精神分裂症中譯舊名像是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stigma) ,會影響個案早期就醫的意願。

 

即使患者已出現精神症狀,家屬往往採用「否認」(denial)的態度,因此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可減少疾病名稱引發的誤解,較中性的病名可以使縮短病友「未就醫」或  「等待就醫」的時期,原本穩定的病友也較有動機接受治療,增加患者回診比例與治療動機,減少因再發病而引起腦部功能的退化

 

衛生福利部、台灣精神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已正式宣布,「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未來國內的教科書、醫院的疾病診斷別,以及社會福利名稱,都將原名更正為「思覺失調症」。

 

二、為什麼要叫思覺失調症?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