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整理淨空法師提及恩師--章嘉活佛的演講集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章嘉大師告訴淨空法師:『三皈戒(三皈五戒)是一個學佛的人,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那時我(淨空法師)住在台北,他舉例說:『譬如你從台北坐火車到高雄,你要買一張火車票。從上車這張票就要拿在手上,一直到達目的地,這票還要收回,不能離開這一張票。三皈五戒就像這張票一樣的重要。』老人告訴我,離開了歸依戒,就失掉了佛法,就不是佛弟子了。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6485 

請各位法友大德近日多多至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繞塔 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活佛於1957年3月4日圓寂 歷史資料請點閱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859

 3月4日 章嘉活佛圓寂57年 紀念日

3月11日 為章嘉活佛荼毗紀念日 淨空法師和甘珠活佛在章嘉活佛荼毗爐旁搭了一個蓬子,為恩師章嘉活佛守靈三天三夜的地方即今天的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

 章嘉大師靈龕在北投荼毘時,原值陰雨濛黯,日輪無光。後火焰透上雲層,現蓮花狀,光彩奪目,異香飄聞十里外,是近代燒出舍利子最多的一人,多達六千餘顆。舍利中最特別的,是「金剛寶」和「六字輪」。金剛寶看來像是透明的玉石,形狀像珊瑚,水火不侵、斧斤不傷;六字輪則像是調味用的八角茴香,有六隻角。更妙的是,大師的舍利好像果子一樣長在樹上,有如舍利樹結舍利果」的模樣。歷代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荼毘原址建舍利塔


 章嘉活佛於民國46年3月11日 (1957年3月4日 ) 中午在北投奇岩路中和禪寺舍利塔現址荼毗 歷史資料請點閱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772

章嘉活佛於民國46年3月11日中午在北投奇岩路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荼毗 淨空法師和甘珠活佛在章嘉活佛荼毗爐旁搭了一個蓬子,為恩師章嘉活佛守靈三天三夜的地方即今天的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

 

 聯合報 總統府資政,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呼圖克圖於昨天(1957年3月4日 )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因胃癌不治病逝於台大醫院,除由蒙藏委員會呈請總統予以褒揚外,今日(1957年3月5日 )下午二時移靈至青田街八巷三號寓所,正式治喪委員會將由張群、何應欽、張厲生等會商後組織之。

(每天都去舍利塔整理的義工李大哥,數年多來風雨也不間斷,令人敬佩! (李先生手機0987177632)

法友如能常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禮佛繞塔參拜

 對李居士先生就是最大的鼓勵!

(開車族或機車族)沿承德路六段向北開,如何到達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大師舍利塔)(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541

如何從捷運奇岩站 到 如何到達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大師舍利塔)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643  

 

章嘉大師(章嘉活佛)為淨空法師的恩師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610

 

...........................

 

認識佛教 - 幸福美滿的教育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淨空法師講於美國邁阿密)   

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 三福   六和敬   三學   六度   十願  

三福   

1. 人天福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 二乘福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 大乘福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 


     佛說法是非常活潑的,是因人施教沒有定法的。佛的教法,無論他怎麼說法,都離不開大圓滿。換句話說,全是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因此,法門是真正的平等。就如同華嚴經上講的主伴圓融 -- 一個為主,其他一切都是伴。如果我們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一切諸佛就是伴;以毘盧遮那佛為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伴;以阿彌陀佛為主,毘盧遮那佛也是伴。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也可以做伴,主伴圓融。佛如是,菩薩也不例外。假如我們學佛,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諸佛都是伴;以地藏菩薩為本尊,觀音菩薩就是伴。佛的經典也是如法。我們以無量壽經為主,一切經都是伴;以金剛經為主,無量壽經是伴,華嚴、法華都是伴。這才看到它真正平等,真正的自在無礙,然後我們才能談教學的綱領。在佛門中,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都是讚嘆這個法門是第一。說這個法門第一並不顯示其他法門就是第二,這點,諸位一定要弄清楚,才不致於犯過失。犯什麼過失呢? -- 自讚毀他。這就犯了大戒,是錯誤的。在修學綱領上,像觀無量壽佛經的緣起中說,韋提希夫人家庭遭了很大的變故,對於人間疾苦,才真正體會到,這才要求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太苦了,實在沒有意思,有沒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更清涼的世界、沒有造惡的世界,我希望往生到那裡。』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就把十方諸佛的世界,以神力變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觀察、選擇。她實在也不負釋迦牟尼佛的期望,她選中了西方極樂世界,要求釋迦牟尼佛教給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佛在沒有說明方法之前,教他先修三種淨業,並且告訴她,這三種淨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使我們明瞭三世一切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修行證果,都要依此三福為基礎。這好像我們蓋樓房一樣,無論蓋多高、蓋什麼樣式,地基都是一樣的。『淨業三福』就是佛法共同的基礎,一定要從這個基礎上建立,才能成就一切佛法。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 人天福

淨業三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頌大乘,勸進行者。』共十一句。我們在經中看到,佛常叫著『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要具足這三種淨業。十一句都做到了,才是大陸經上所稱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見其標準很高。如果是小乘經,那只具備前面兩條就夠了。如果是人道、天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只需具足前面一條就夠了。今天我們講『地藏經』是大乘佛法,『無量壽經』也是大乘佛法,所稱的善男子、善女人,三福十一句都要做到啊!若有一句做不到,就不能夠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讀經,想想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嗎?

 

 佛說法,無論是講基本的修學方法,還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字字句句都與大圓滿相應。也就是說都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法法皆是大圓滿。這三福十一句,也是字字圓滿。我們看第一句:『孝養父母』。這個『孝』字是會意字,我們要體會這個字的意義。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這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不是二。西方人父、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溝,這不是孝道;『孝』是沒有代溝的。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本是一體。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孝』字;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字。但是,什麼人能夠把孝道做得圓圓滿滿呢?只有諸佛如來。如果不成佛,孝字再怎麼做也做不到大圓滿。『孝養』孝指理性,養指行德;不但是奉養父母之身,須知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戒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把孝順父母的心發揚光大,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孝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是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礎,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而會恭敬老師,這在理上是講不過去的;這種情形必然別有企圖 -- 存心巴結老師,必是不懷好意。孝順父母又尊重老師,才是理所當然,人人應該如此。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佛菩薩、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就是『孝道』。『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唯有『孝敬』才能開發我們自性無盡的寶藏。『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因此在這三種淨業裡,它排在第一句,是根本的根基,是非常的重要。中國人敬祖先,祖先去我們很遠很遠,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我們逢年過節還要紀念他。為什麼要紀念呢?諸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曉得紀念的意義了。因為他跟我們是一體的、沒有分隔的,一心真誠的紀念,就是自性的一念相應。我們連遠祖都念念不忘,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呢。遠祖都還念念不忘的人,一定會孝順父母。孝順父母的人就會尊敬師長,這是性德之大用。假如有人不尊敬師長、不聽老師話、不好好的學,父母就操心,那就是不孝。再者兄弟要和睦,若不和睦,使父母憂慮,也是不孝。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一定奉公守法,不使父母擔憂,不讓父母牽掛,這也是孝順。所以孝道確實是性德的究竟圓滿,佛教導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尊敬老師,佛是我們最早的老師,三千年前創始的老師,我們連這位老師都尊敬,都念念不忘,眼前的老師那有不尊敬的道理呢。同樣的道理,我們供奉佛像,不是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而是把他看作本師遺像;是返本報始,是報恩的意思。就就是為什麼佛弟子要供佛像、要供祖先。它有非常深遠、廣博的教育意義在其中。讓我們看到祖宗的神位,看到佛菩薩形像,就想到孝敬 -- 孝親尊師。

 

 佛法在地藏經上大圓滿之後,接著就講『慈悲』,三福孝親尊師之後接著是『慈悲』。從這裡我們就曉得,『慈悲』是性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孝敬擴大就是慈悲。慈悲,弟一就是不殺,用意很深。如果不熟讀地藏經,要不把地藏經參透,你對於這一句真正的含意就沒法理解。真正參透了才曉得,一切惡業中殺業最重。為什麼呢?一切有生命的眾生,沒有一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一個不貪生怕死。雖然殺生是冤冤相報,但是,當他受果報的時候,他是不會想到我前世殺他,今天我應該被他殺害;前生我吃他的肉,今生我的肉也應該供養他。如果能這樣想,業債償清那就沒事了。假如他不是這麼想,懷恨在心,你殺我,我來生一定還要殺你,這冤冤相報就沒完沒了,且仇恨必定愈積愈深,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所以講『慈悲』,慈悲包括的面是無限的深廣,佛特別提出這一件事來。換一句話說,殺生就是不敬老師、不孝父母。因為老師 -- 佛 -- 教給我們五條根本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我們今天還在殺生,違背老師的教訓,就是不敬老師。不敬老師也就是不孝父母,因為父母希望我們聽老師的話,依照老師的教訓去奉行。今天不聽老師的話,去殺害眾生,不但失去慈悲心,孝敬也都喪失了,這個意義很深很深的,大家要細細去體會。

 

 最後面一句是『修十善業』,十善業是世間善法的標準。佛告訴我們,能夠修這十種善業,決定不墮三惡道。上品的十善業能夠生天,如果再加上禪定、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那就生到很高的天界了,如色界天、無色界天。『十善』佛將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身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對在家同修們說的。如果是出家,那就改成不淫慾,要把貪愛斷的乾淨。如果淫心沒有斷,無論修何法門,功夫善行修的再好,定力再深,也只能生欲界天。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情欲愈淡。由此可知,真正修禪,得禪定的人,即使得初禪 -- 世間禪,其定功就能把淫念伏住,決定不起作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念頭也都不會生起,雖然沒有斷根,但因禪定的功夫,而伏住這些妄念,不使它生起來。如此,才有資格生初禪天以上。曉得這個事實,就知道參禪得定是不容易的。你去參禪,要認真的想想,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還動不動心?如果動心,初禪天就沒份。真正不動心了,禪定才能成就。所以學禪定的人很多,得禪定的人不多。得小定(未到定)或許有,真正得禪定生色界天的人就不多了。偷盜是不與取,譬如說有人投機取巧想漏一點稅,『漏稅』是偷盜,是偷國家的,所犯的罪更重了。偷一個人的,將來只還一個人的債。偷國家的,這個國家有這麼多的老百姓納稅,人人都是債主。美國有兩億人口,兩億人都是債主!這還得了,還不清哪!所以真正學佛的人,一定是奉公守法,決定不敢投機取巧。所以說,不犯盜戒、不犯淫戒、不犯殺戒,這叫身業清淨。

 

 口業有四。口是指言語,有四種善法。第一、不妄語。妄語是存心欺騙人,也就是不誠實。第二、是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在甲面前說:『乙說你的不是。』在乙面前說:『甲說你的不是。』這是鬥亂二頭,挑撥是非,無論是有意無意都犯兩舌。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人在無意當中挑撥是非,所以有的時候傳話,愈傳愈訛,把意思傳達錯誤了。本來人家沒有這個意思,他在傳話中,任意添加增減語句,就把人家的原意全都弄顛倒了,這是很大的過失。小者使兩個人失和,大者使兩國交戰,這種過失很重,決定不能夠疏忽。第三、惡口。惡口就是說話沒有分寸、沒有禮貌、很粗魯,使人聽了之後很難受。第四、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像現在社會上許多電影、歌舞、音樂,聽起來很好聽,看起來也不惡,想想這些在教人什麼?都是教人造殺、盜、淫、妄,凡是這一類的都是屬於綺語。口要離這四種惡業,口業就清淨了。

 

 第三是意業,就是指起心動念。所有的念頭歸納為三大類:不貪、不嗔、不癡。『貪』是貪愛,包括吝嗇,所以常講慳貪。欲望沒有滿足,莫不拼命在希求,希望得到滿足,這是貪心。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不肯施捨幫助別人,這叫吝嗇,是謂慳吝,這是修學最大的障礙。佛教導我們用『布施』的方法消除慳貪的障礙。有些老同修,對世法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貪了,這是很難得;可是他貪佛法 -- 這也想學,那也想學。諸位想想,他的貪心沒有斷。佛是教我們要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更換貪的對象啊!從前貪世間法,現在貪佛法,『貪心』還是在,這是錯誤的,這是絕對不正確的。所以佛法、世法都不能貪愛,貪愛是一切罪障的根源。其次瞋恚。為什麼會瞋恚呢?貪不到就生瞋恚。如果貪得到,就不起瞋恚心了。瞋恚是很大的煩惱,這『貪、嗔、癡』稱為三毒煩惱。『慳貪』是餓鬼的業因。人死了為什麼會變餓鬼?貪心沒斷。為什麼會墮地獄?瞋恚沒斷。為什麼會變畜生?愚癡。什麼叫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世法佛法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是有非、有善有惡、他不能辨別,認識不清楚,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邪的當作正的,這是『愚癡』,不論他是有意無意。這三毒煩惱是明心見性最嚴重的障礙。佛法的修學,特別是禪宗祖師大德所提倡的,從根本修。根本是心,遠離貪嗔癡,斷滅貪嗔癡,真心自然顯露,這是從根本修。

 

 合此身三、口四、意三,總稱十善業。我們都能夠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才能算是世間的善人。但是這還不符合佛在經典裡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因為那個標準比這個還高,可見最低的標準我們已經不容易做到。臺灣這些年來,政府提倡選拔好人好事,是不是好人呢?有沒有具足這些條件呢?如果沒有具足這四條就很難說了。選出來的未必是好人。好人的標準要守佛法這四條,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善的最低標準,不能不認真修學。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淨空法師)在年輕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見出家人,我那一年二十六歲,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認識了佛教,佛教是高等哲學,佛教是教育,我從這個門進去。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章嘉活佛),是藏傳佛教四大活佛之一。這個四大活佛,西藏兩個,達賴、班禪,蒙古兩個,章嘉、哲布尊丹巴。在中國北方都知道,南方很少知道。我親近這個老人,那一年我是二十六歲,章嘉大師六十五歲。我向他請教,我從方東美教授那裡認識佛教,佛教有大學問,真實智慧,我問的是佛教有沒有方法叫我們很快能夠證得?我第一個問題,問了這麼個問題。老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可能過去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我們看了半個小時,那個小會客廳裡頭還有陪我去的兩個蒙古的親王,他的小客廳就是四個人,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有,完全好像入了禪定。他老人家說了一句話,有。我們等了半天,聽到一個有,精神馬上振起來,得好好的聽。他又不說了,停了五、六分鐘,章嘉大師(章嘉活佛)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種教學法我們一生沒有遇到過,非常有攝受力,磁場氛圍非常好。老人,這十幾年之後我們才明瞭,聖教絕不容許心浮氣躁,我們年輕心浮氣躁,讓你坐在那裡,半個鐘點什麼都不想,把浮躁的心全放下了,他才跟你說話。說了一個有,你的心又動了,浮躁的現象現前,不說,等你再定下來,才跟你講。這種教學法,兩個小時,最多也不過說個十幾句話,可是很管用,叫你一生都不會忘記,真的把根紮下去了。
  我們沒有那麼深的定功,聽老師說了之後似懂非懂,好像是懂,其實是不懂。聽了之後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章嘉活佛)告訴我從布施,教我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要放在心上,雖然沒有能力做到,要心嚮往之,心裡真有念布施的心。沒有能力,沒有財物,也沒有威德,但是要養成布施的心,遇到有緣隨分隨力去做。告訴我,凡夫之人都想發財,而財是命中注定的,由不得自己。命裡沒有財,要懂得安分守己,為什麼?不是老天不公平,老天非常公平,那個人命裡有財前世修的,不是這一世。命裡沒有財,生到一個富貴人家,那生下來不就享福了嗎?沒錯。他命裡沒有修財的話,他有這個福報,是跟父母有這個緣分,他來了;到父母不在了,他當家做主,幾年就敗光了,這敗家子,為什麼?命裡沒有。能夠繼承祖宗事業的,還能夠向上提升的,命裡有,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他命裡那個財怎麼修的?過去生中修財布施,歡喜財布施,是這麼來的,而且愈施愈多、愈多愈施,這是大富長者他所修的因。聰明智慧是法布施來的,自己知道的東西沒有隱瞞、沒有吝嗇,肯教人,特別是希望別人修得比我更好,能在我之上,這個人是大智慧。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人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候,他能夠幫助他化解,幫助他平安度過,這了不起,這個果報是健康長壽。你看看,這三樣東西,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都是每個人希求的。所以大乘教裡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世間人求的不外乎這些,佛把因果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把三種布施業因果報講清楚、講明白了,你如法照做,你三種都得到,不是假的。
  我親近大師,章嘉大師(章嘉活佛)那麼大的年歲,六十五歲,他一生看了多少人,經驗豐富,我們一見面都被他看穿了。過去生中,大概只修了一點法布施,沒修財布施,也沒有修無畏布施,換句話說,有一點小聰明,沒有福報,而且短命,這是前面種的因。他教我,教我也沒有明說,教我認真修三種布施,是彌補過去生中缺陷。所以那個時候我跟他親近的時間多了,他約我就是每個星期見一次面,他沒有客人的時候給我兩個小時的時間,他要有客人的時候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們就很熟了。我有一次就想到我的前途,我孤家寡人一個在台灣,從事哪一個行業比較恰當?章嘉大師(章嘉活佛)他老人家叫我出家。所以我出家是他的意思。我沒想到,而且要我學釋迦牟尼佛,叫我去看《釋迦譜》、《釋迦方志》。這兩種書在台灣找不到,書店裡頭沒有賣的,佛教《大藏經》裡頭有。所以我就在台北市,找到一個比較大的,規模好的善導寺。善導寺裡頭有一個太虛大師圖書館,我有空就到那個地方去讀書。那個地方藏經可以在那邊看,不外借的。所以我就用了一段時間去抄經,章嘉大師叫我讀的那兩部經,我都抄下來,好在不太長。
  讀了之後才曉得,好像佛教不像是宗教,宗教裡面最重要的,要有個創造宇宙、主宰眾生吉凶禍福的神或是上帝,佛教沒有。佛教說宇宙怎麼來的?是我們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所有宗教裡頭,沒有這個說法。佛家講心現識變,《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真心,就是自性;識是妄心,梵文稱阿賴耶。真心,能現能生;妄心能變,就是阿賴耶能變,把真心所生出來的現象,把它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十法界,這是阿賴耶的事情。如果能把阿賴耶放下,把它轉變了,一真法界就現前,六道、十法界就不見了,就像作夢一樣,醒過來了,夢中境界了無痕跡,你找不到。六道跟十法界是夢境,永嘉大師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是覺悟,醒過來之後,這個境界再找不到了,所以它是假的。這個境界裡的恩愛是假的,冤仇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大乘經教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透徹,我們能相信嗎?能接受嗎?能信、能接受都是有善根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聽了能信、能接受。一定要深入經藏,要把它真正徹底搞明白、搞清楚,你就有能力超越,在一生當中回歸自性。業障重、習氣深,對於事實真相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放不下。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例外,都需要斷煩惱才能向上提升,不斷煩惱是升不上去的,一個台階也上不了。這就要認識阿彌陀佛慈悲,他提供我們一個特殊的法門,那就是他以他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又用五大劫的時間做全面的考察,考察一切諸佛剎土性相、因果,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建立極樂世界,用這種方式來接引眾生,先把你接引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非常理想修學的道場,那個地方沒有障礙,一生當中決定證得究竟圓滿,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極樂世界,介紹極樂世界,無論是理,無論是事,無論是往生的方法,古德統統講清楚、講明白,無過於這一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很深,憑我們自己還沒有辦法看懂,黃念祖老居士提供這個註解,這個註解裡頭就包含八十三種經論(我們在這看到的)、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用這麼大分量的參考資料來註解這部經。所以看他這個註解等於看了全部的大小乘佛法,可以說大乘小乘、禪宗密宗,乃至於世界上所有這些宗教,全都包括在這部書裡頭。這一部書深入,我們這一生就會從六道裡面超越,永遠不再搞六道。六道太辛苦,要超越,超越之後是以佛菩薩的身分回過頭來幫助大家,這個好,值得去做。所以我接受老師的勸告,老師圓寂之後二、三年,我就辭掉工作專攻經教,對經教產生很大的興趣。那個時候我到台中,依李炳南老居士為老師,我跟他十年。能有今天這一點小成就,我這三個老師缺一個都不行,方東美先生介紹我認識佛教,章嘉大師三年給我紮下根,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才養成。
  可是真正修學,障緣很深,在這個時代,寺院庵堂不重視經教,學經教的人不受歡迎,寺廟裡不要你;你要做經懺佛事,歡喜,哪個寺廟都歡迎。我遇到這樣的環境,沒有一個寺廟容納我,發個心成就學習經教,這個壓力打擊非常大。那個時候只有兩條路,一個就是跟大家一樣,放棄經教的研究去做經懺佛事,另外一條路就是還俗,放棄這條路。正在考慮這個問題,遇到一個護法,韓館長,他們夫妻兩個很厚道,有義氣,是我的聽眾,聽得很歡喜。我走到這個岔路,他們了解之後,夫妻兩個商量要幫助我,我沒地方住,她家裡還有個房間,讓我住她家裡;講經,我們租借道場,能夠借到就借用,借不到就租用,聽眾幾十個人,三四十個人、五六十個人,幫助我三十年。這個根紮穩了,她往生了,我們海外的緣成熟了,所以講經可以天天不中斷。可以說這一生全是佛菩薩安排。這個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一心一意為佛教服務,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事業,釋迦牟尼佛就是講經教學的事業,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你什麼都不要操心。我是非常相信老師的話,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也不放在心上,上天安排、佛菩薩安排,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90。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集)【日期】2014/8/13【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090   https://www.6laws.net/99life/lawbook/2014%E6%B7%A8%E5%9C%9F%E5%A4%A7%E7%B6%93%E7%A7%91%E8%A8%BB%E8%AC%9B%E8%A8%98081-100.htm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的真實利益  (第三集)  1992  美國洛杉磯  檔名:13-003-0003


諸位同修,前兩天跟諸位介紹了《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三福,這三條十一句是學佛的大根大本。世尊明白的告訴我們,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換句話說,要想成佛,一定要修三福,這是淨業的正因。無論是哪一宗,修學哪一個法門,都要以這個為基礎,所以非常的重要,決定不可以疏忽。


今天接著要談的就是「六和」。修行人總不能夠離開人群,在寺院裡面共修不能離開同修,在社會上不能離開大眾。人與人相處要依什麼樣的原則?中國古人常說處事難,處人更難」,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確不是個容易事情。佛給我們六條戒,六和敬也是根本的戒條,一個僧團必須要遵守。.................. 



第二條「戒和同修」。第一條就是共識,要建立共識,我們的認識就相同。第二條是守規矩,大眾在一塊總有共住規約,這個規約就是戒律。諸位要曉得,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戒經裡面所講的那些,我最初學佛是最反對戒律,經論我很歡喜,裡頭的道理很好,我很贊成、很喜歡。戒律非常排斥、非常反對,沒有法子接受,為什麼沒有法子接受?就是見解不和。我對這個看法跟老師的看法不一樣,我(淨空法師)那個時候最初學佛的老師是章嘉大師,他認為戒律重要,我認為戒律不重要。這個觀念他用了三年的時間幫我轉過來,我非常感謝他,很不容易,我年輕的時候很頑固。


 


我的觀念就是,戒律是生活規範,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規範,我們現在怎麼能用?時代過了,地區也不相同。打開《禮記》,三代之禮就不相同,每個朝代有興革,就是有修改、修訂,不相同。中國人跟外國人的禮節不相同,古人跟今人的禮節不相同,但是它的精神不變,這我贊成。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我佩服,至於戒條我覺得不重要,不能接受,這就是生活規範不相同。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從前清朝時候,老百姓見皇帝三跪九叩首,現在我們見總統三鞠躬,恭敬心一樣,形式不一樣,何必還要見到佛趴在地上三頂禮?我(淨空法師)跟章嘉大師三年,沒有磕頭拜過他,這個老人很了不起,他(章嘉大師)能夠包容不見怪,不把我趕走。我見到佛像也沒有頂過禮,也是脫帽三鞠躬,我覺得我的敬意是一樣的,何必趴在地上磕頭?頭不容易磕下去。我看到現在一般大專學生學佛還沒幾天,他就在地上頂禮,我看到很佩服,比我強多了。我搞三年才低頭,他們幾天就低頭,這不容易,善根很深厚。


 


我的確非常的頑固,我是每樣事情一定搞通,搞得清清楚楚,真正叫我心裡佩服,我才會去做。我把這個事情搞通了之後,每天拜八百拜,就肯拜了,見到法師都曉得頂禮。沒有搞通的時候,對佛像就不大拜,沒有那麼簡單。決定不馬虎,統統要搞清楚。淨土的相信,三十年我才相信它,沒搞清楚的時候,我不是輕易人家說什麼我就相信,沒那麼簡單。以後搞明瞭之後,才曉得戒律是出世間法跟世間法的分水嶺,這不是世間的禮,世間的禮可以隨時修正、修訂,這是世間跟出世間的一條界限。我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才懂得原來禮拜是修行裡面非常重要的方法。禮拜的時候身動,五體投地,你每個動作做得很標準,你全身在運動,身在運動,禮拜的時候心清淨一念不生,心靜身動,動靜不二,動靜一如,這個事情真有大學問。以前沒有人跟我講,我也沒想通,以後明白這個道理,每天拜八百拜佛,修身,這是養身最妙的一個方法。你要想身心健康就好好的去拜佛,不要去學打什麼太極拳、運動,這沒有意思,那個是身動,能夠叫身體得到運動的效果,心得不到;在拜佛的時候,身心兩方面都得到,所以才猛拜,一下就拜了半年多,拜了十幾萬拜,曉得這個好處,可是這種真正的好處有許多人不知道。


 


章嘉大師教學的方法非常巧,他不給我(淨空法師)講,慢慢誘導我,讓我自己去悟。自己悟了,踏實了,真相信了。他給我講,一句話說出來,我還未必肯相信。花了三年的時間慢慢指引,叫我恍然大悟,明白這個道理,教學法很高明。不過如果你們要去親近章嘉大師,不會感覺到幸運,為什麼?他老人家不說話。


 


我(淨空法師)第一次跟他(章嘉大師)見面,我過去也跟同學們說過,頭一次見面時間跟他在一塊兩個小時,只說了三、四句話。我提出一個問題去請教他老人家,他隔了半個鐘點才會答覆你,不是一問一答,而且答覆很簡單,決不囉嗦。我是一個朋友介紹跟他認識,頭一天跟他老人家見面,很慈悲,我看他的相貌很尊重他,我也很歡喜他。


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我知道佛法很好,有沒有什麼方法叫我一下就能入進去?性子很急,希望趕快能得到。他老人家不出聲,看著我看了半個鐘點,眼睛看眼睛看了半個鐘點,你們能受得了嗎?看了半個鐘點,答覆了,好不容易等到,聚精會神等,開了尊口,說了一個字:有。有底下又沒有了,又不說了。差不多又等了五分鐘,好不容易說出六個字,他說的語氣很慢:看得破,放得下,沒有我說得這麼快,說得很慢。「看得破,放得下」 ,說六個字。半個多鐘點,問了一個問題,等到那麼久,「有,看得破、放得下」,七個字。這個印象深刻,永遠不會忘記。這我能聽得懂。我們性子很急,他就是磨鍊你性子,就是叫你緩慢,叫你定下來,所以跟他在一起就是入定。這是我一生遇到的第一位善知識,真正善知識,一個廢話、一個廢字都沒有,身心清淨。我(淨空法師)接著就問他(章嘉大師):從哪裡下手?這很重要。看得破、放得下我聽懂了,可是從哪裡下手?這差不多又等了二十多分鐘,才給我說了兩個字,等到兩個字:布施。六度裡頭的布施。頭一天見面,談話內容我記得清清楚楚,一個字沒漏,差不多將近兩個鐘點就講這麼多,但是我學佛真的是一生得力於他的教訓。


 


我向他告辭,他老人家很慈悲,送我到大門口,特別囑咐我:我今天跟你講的六個字,你要好好的去做六年。


我就覺得莫名其妙,還真的接受了,真的就照他的話去做六年,六年就有感應,不思議的感應。從那個時候起,每個星期跟他老人家見一次面,就是一、二個小時,就跟他在一起入定。我有疑問的時候都請教他,非常慈悲,他都跟我解答。有的時候一、二次沒去,他就派人來問我「是不是生病了,怎麼沒有來?」搞得以後是非去不可,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


我(淨空法師)跟他三年,我的佛學根底是他(章嘉大師)幫我建立的。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是跟他學講經,講經這套本事跟李老師學的,佛法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奠定的。我佛學就是兩個老師十三年,章嘉大師教我三年,李老師十年。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所以要認識戒律究竟是什麼,搞清楚了我們才會持戒、才懂得怎樣持戒。我過去那個觀念雖然是錯誤的,但是並不是完全錯誤,還是有道理。戒律的精神我們認識,沒錯;戒律的行持,我的看法並沒有太大的錯誤。我們今天讀《戒經》是紀念的意思,因為《戒經》裡面所講的戒條,現在這個社會統統用不上。戒律到中國之後,中國寺院叢林有清規。清規是什麼?戒條的現代化,精神不變,適合於現代的生活。清規,每個朝代有修改,每個地區有修改,每個寺廟有修改,因為要適合自己的環境來運用。每個寺廟清規大致上是相同的,裡面細節有不相同,所以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本地化。清規就是戒律,所以持戒就是要守清規、要守法。前面跟諸位說過,世間的法律,國家的法令規章,世俗的風俗道德觀念,統統屬於戒律的範圍。戒律有「攝善法戒」,佛雖然沒有說,統統要歸納在這裡面。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奉公守法,這是戒和同修。不是單單講大家都守五戒,不是這麼單純,世出世間這些法律規章統統要遵守。


.............................



我(淨空法師)是得力於章嘉大師頭一天見面的教訓,教我布施,教我認真做六年,六年把東西統統捨得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了。那天出家的時候身上沒有錢,是一個同修,那時候明演法師還是在家居士,他替我買一張火車票,身上一文錢沒有,從台中那個火車票買到圓山車站,下了車到臨濟寺就剃頭出家。什麼都沒有,只有兩件換洗衣服,一個小鋪蓋,一文沒有,捨得乾乾淨淨,就感應了。


我(淨空法師)那時候問章嘉大師,我說:我將來可不可以出家。他點點頭:可以,但是你不要去找師父。我就懷疑了,出家不找師父怎麼行?他說:你要找師父,你去找那個師父,那個師父要不肯給你剃度,你不就生煩惱了?我一想:對,是有道理,那怎麼辦?他(章嘉大師)說:你(淨空法師)求佛菩薩,到時候佛菩薩來找你。有這回事情。我出家剃度是心悟法師派人到台中找了我九次,請我去出家,我看他的心很誠,所以我才去。你看我(淨空法師)這個因緣很奇妙,不是我找老師、去找廟,是老師來找我,而且找九次。


我出家是有條件的,不做經懺,不做佛事,我出家要研究經。我身上一文沒有,每個月要到台中住一個星期,往返路費寺廟要給我。我是有條件,樣樣都答應,這可以去出家,這都是章嘉大師教的,所以一點煩惱都沒有。受戒也是如此,請我去受戒的。台灣那時候受戒還要錢,繳戒費,我又沒有錢,人家把錢預備好,送我去受戒。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我研究經,什麼妄念都沒有,就是看到目錄上,古人有哪個經,哪個好註解,這個註解到哪裡去找?這個念頭一動,過不了幾天就有人送來,妙極了!想什麼就有什麼。時間最長的是一部《中觀論疏》,想了半年得到,那是最長的,通常差不多不會超過三個月,所以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相信,一點都不懷疑。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不感應的。求成佛都求得到,這些世間雞毛蒜皮那不一求就到了!只要你的心真誠,不是為自己,為佛法、為眾生,有求必應。如果為自私自利的求,不會有感應,為什麼?佛菩薩絕對不會增長你的貪心。


我有一年在台北法華寺西寧南路那邊講《地藏經》,我那時候講《地藏經》好像是廣欽法師曾經來聽過一次,那時候基隆有位德融法師常常來聽,我講了有求必應的事,講完經下來,德融法師告訴我:法師,你講這個話,我很懷疑。我說:什麼懷疑?哪句話懷疑?他說:有求必應,我懷疑。我說:為什麼會懷疑?他說:我向佛菩薩求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還沒求來。我就問他,我說:你那個道場幾個人住?他說:我一個人住。我說:你一個人住茅蓬何必要電冰箱?我是佛菩薩,我也不會給你。所以這個求要如理如法,不是為自私自利的求,這樣才求得到,就是合情合理合法,這才感應道交。這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方法統統是章嘉大師傳授給我的,我這一生很得受用,所以我對老師非常的懷念,非常的感激,師恩難報。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首先要講消災,消災怎麼個消法,過去章嘉大師曾經告訴我,必須要修懺悔法門,所以十大願王,懺悔業障列為第四條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4226&prev=-1&next=4221   太上感應篇大意 淨空法師主講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一生之中,留給我們的遺教,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現在在臺灣臺北,有一個佛教出版社,將大師一生的遺教搜集起來,編了一個全集,是精裝六大冊,那麼在全部遺教裏面,我在講席當中,把他歸納為五句,二十個字,就整個包括了大師一生的教化,也就是說,他老人家一生教化的綱領,不出這二十個字,第一句講的是「敦倫盡分」,倫就是倫常,分是本分,所謂五倫十義啊!這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第二句「閑邪存誠」,是要做心地的功夫,也就是儒家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印祖以四個字來說明,閑邪存誠,與儒家講的這八個字是一樣的,第三是說「諸惡莫作」,前面那兩句敦倫盡分是自修,是修身,閑邪存誠是修心,以身心作基礎,再進一步,做諸惡莫作這就是消災,我們一切的災難,是過去世,現在世惡業的感應,如果我們從此以後,真正能夠做到諸惡莫作,我們一切的災難,就漸漸的遠離了,災消了以後,我們進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培福,培福怎樣培法呢?那就是要做到「眾善奉行」,這一些在了凡四訓裏面,已經把這個道理,大略的說過,在這一篇裏面,將這些細目,具體的開示給我們,便於受持,便於我們依教修學,所以這一篇東西印祖取他代替佛門的戒律,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佛法的修學,一定是以戒律為基礎,所謂是因戒生定,因定才開慧,何況我們智慧,不能夠現前,就是由於我們業障太重,障礙了我們的智慧,性德,那麼,我們怎樣叫智慧開、性德現前呢?


首先要講消災,消災怎麼個消法,過去章嘉大師曾經告訴我,必須要修懺悔法門,所以十大願王,懺悔業障列為第四條,這個前面四條,都是屬於修學的基礎,罪業怎麼懺除法,就是要知道善惡,要知道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這個才叫真懺悔,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消除業障啊!因此這一篇全篇宗旨所在,就是後面的一句話,「改過遷善」,能改過遷善,自然就能轉禍為福啊!可見得我們的障礙,我們的災難,別人不能夠給我們排除,別人也不能夠代替我們,必須要靠自己認真的努力,才能夠做到轉禍為福,轉迷成悟,轉凡成聖,這一樁事,實在講並不難啊!世間之難事,是以求人為最難,這一樁事情不必求人,這是求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努力肯發奮,一定可以做到功德圓滿,這是首先,我們要認識的,我們要改造自己的命運,轉移自己的命運,關鍵的所在,就在這一篇,能不能徹底的圓滿去實踐他,就是以世出世法來說,你要想學佛,成佛,成菩薩,基礎也在這一篇,所以印光大師一生當中,不遺餘力來提倡,來勉勵我們後學,以這一篇代替戒律,以這一篇做為成佛作祖的根基,所以我們在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裏面,我們計劃經常開這個科目,與諸位同修共同來研究、來探討他的理論與精神,來研究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行的方法,以及聽取諸位修學的心得報告,來增長我們的信念,增長我們的信心,我們這一方,人人都以感應篇來修學,斷惡修善,善人多了,我們這個地方就是福地,是善地,善人多了,我們這個城市,就叫做福城,我們讀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生長在福城,居住在福城,種種的事業,都在福城,福城究竟在那裏呢?福城在我們心地裏面,我們有了福,我居住的地方,就是福地,現在呢?讓我們將這一篇的大意,概略的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全篇經文的結構,可以分做七個大段,第一個大段是總綱,有四句,第二個大段是示警,就是很明顯的指示我們警告我們,第三大段是講修福、福報,第四大段是講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以這二段,福報與惡報為本文的重心之所在,就像經典裏面,所謂的正宗分,主要的一部分,第五個大段,推本念初,也就是根本,要找出最初這一著,第六也是全經的旨歸,也就是用心之所在,改過遷善,未後幾句是全文的結勉,總結勸勉我們,這是一共分做七個大段,在第一大段裏面,當然每一段每一句,我們都沒有時間來細說,可是我們還是需要從本文把這個一段一段的意思介紹出來。


 


影音也請見  >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太上感應篇大意


http://www.amtb.org.tw/baen/jiangtang.asp?flash_ref=288


全篇是以開頭的四句為總綱,這就是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四句把感應的理與事都說得非常透徹。感好比種植,應好比是花果,有感必有應,所謂是隨感隨應,這是天然之道,這個道理非常之深,當然也不是很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夠說得完。佛在經論裡給我們的啟示,所謂世出世間一大感應,如果要徹底探討感應之理,必須要從大經大論,所謂甚深般若之中去探索。理明瞭之後,我們對於感應,信得才真,信得才切,而後我們進修有地,成就是必然的。


  我們怎樣叫智慧開、性德現前?首先要講消災。消災怎麼個消法?過去章嘉大師曾經告訴我,必須要修懺悔法門,所以十大願王「懺悔業障」列為第四條,這個前面四條都是屬於修學的基礎。怎麼懺除法?就是要知道善惡,要知道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這個才叫做真懺悔,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消除業障。因此這一篇全篇宗旨所在就是後面的一句話,改過遷善,能改過遷善自然就能轉禍為福。可見我們的障礙、我們的災難,別人不能給我們排除,別人也不能夠代替,必須要靠自己認真努力,才能夠做到轉禍為福、轉迷成悟、轉凡成聖。這樁事實在講並不難,世間之難事是以求人為最難,這樁事情不必求人,這是求諸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努力,肯發憤,一定可以做到功德圓滿,這是首先我們要認識的。



  (節錄自19-06-01 《太上感應篇》大意)淨空法師主講


 


太上感應篇大意


淨空法師主講



今天借這個機會,給各位同修們介紹,太上感應篇,這一部書,實在說是一篇不太長的文章,可是在歷代的古聖先賢,給我們做的註疏講義,內容非常豐富,不但包括了儒家的精要,而且將道家佛家的精華都收攬在其中,那麼,這一部書的名稱呢?就叫做感應篇彙編,這一部書的真正作者,已經很不容易去考證了,正文第一句,太上曰,太上呢?我們可以看做是至尊的一種稱呼,所謂,稱天立教,指示人不可以疏忽,要認真的去體會天道,也就是天理,順乎人心,而去奉行的意思,所以叫太上,在註疏裏面,那麼,也有一些人啊!將這個太上,說為老子的尊稱,這是不是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我們不敢斷定,這是需要經過考證的,如果是老子,我們曉得,在史記裏面,所記載的,老子是與孔老夫子,同一時代的人,年齡比孔老夫子要大十幾歲,他生在西元前五百六十一年,卒於西元前四百六十七年,史記裏面這樣記載的,說他姓老名單,字陽,外號稱之為陽子,當中國西漢之初,老就轉為李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木子李,把這個字改了,改了這個李姓了,那麼,後世的子孫,在他家譜裏面,追名為耳,出生在相國,相這個地方,在河南鹿邑縣,東方十五里的,這個所在,他是生於相之賴鄉,曲仁里,可見得這個史書裏面啊,將他的尊址,居住,記載的很詳細,那麼,相這個地方,當時是屬於陳國,在老子二十八歲的時候,也就是西元前五百七十四年,楚國滅了陳國,那麼,相這個地方呢?就成為楚國的領土了,入了楚國的版圖,那麼,後來楚國,把這個地方改稱為苦,把相這個地方,改成為苦,因此,老子的籍貫,要從他出生的年代來說呢?他是陳國,相人,要從他晚年時候來講呢?他是楚國的苦人,就是苦縣人,他在世的時候,壽數很大,他活到了九十五歲,是一位長壽的老先生,那麼,相傳這一篇文章,是他老人家留傳下來的,究竟是不是姑且不論,但是,這一篇東西呢?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在北部與南部,也都講過感應篇,所使用的時間,大概是四十五個小時,到六十個小時之間,當然,今天在此地呢?我們也只能用兩個小時來介紹感應篇的大意,其目地呢?是希望諸位同修,能夠提起興趣來研究,來讀誦,來實行,造自己之福,造一家之福,造社會國家之福,這是我們研學的目標,全篇是以開頭的四句為總綱,這就是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啊,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四句,把感應理與事,都說得非常的透徹,感好比種植,應好比是花果,有感必有應,隨感隨應,這是天然之道,這個道理,非常之深,當然也不是很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夠說得完,佛在經論裏面,給我們的啟示,所謂世出世間萬事萬物無非是一大感應啊!如果要徹底探討感應之理,必須要從大經大論,於甚深般若之中去探討,理明瞭之後,我們對於感應,信得才真,信得才切,而後我們進修才有餘地啊!成就是必然的。


全文請見 http://book.bfnn.org/books/0510.htm



(國史館為主)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年譜----中國佛教會首屆及第二屆理事長 第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 (1890-1957)(民國前21年12月17日---民國46年3月4日) 章嘉活佛是淨空法師的恩師




1957年3月4日 章嘉活佛圓寂,之後數日章嘉大師靈體就在今天的舍利塔原址荼毘,淨空法師和甘珠活佛曾在此地為章嘉大師守靈三日,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淨空法師追思紀念法會談話(感念方東美老師、章嘉大師(章嘉活佛)、李炳南老師師恩)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4145&prev=-1&next=4143


 


(請轉告有緣佛友)3月4日紀念章嘉活佛圓寂55週年 2012年3月3,4日(星期六,日) 邀請法友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 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禮佛繞塔參拜 淨空法師和甘珠活佛曾於章嘉活佛荼毗處守靈


2010淨空法師追思紀念法會談話

(感念方東美老師、章嘉大師(章嘉活佛)、李炳南老師師恩) 


 (共一集)  201035日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1-590-0001



(註:章嘉大師於195734因胃癌示寂於臺大醫院 )


(註:章嘉活佛世系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四大活佛第九轉世曾為薩迦五祖八思巴。第十轉世為黃教的釋迦也希,是宗喀巴四大弟子之一,他並創建了色拉寺。歷代章嘉活佛後受封為元明清康熙雍正乾隆國師,主持內蒙及青海蒙旗教化,乾隆時並完成滿蒙漢藏四譯對照之大藏經咒。十九世章嘉活佛為慈禧、北洋及蔣中正三朝國師,歷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活佛於民國元年首傳時輪金剛灌頂,抗戰後在成都曾傳三部無上密(即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大灌頂。遷台後大師曾領團環島弘法,並從日本迎回玄奘大師頂骨安奉於日月潭。章嘉大師終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過午不食,博學多聞,精通漢滿回藏文字;淨空法師曾隨其學佛三年。大師於195734因胃癌示寂於臺大醫院,世壽68歲。靈龕在北投荼毘,舍利多達六千餘顆。歷代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本世舍利塔建於荼毘原址,於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步道旁。因年久失修,少人聞問,祈願章嘉大師加持,諸大德能多去繞塔、除草及整修,共植福田。)


 



以下為2010淨空法師追思紀念法會談話全文: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大家好。剛才我們看的這個影片,我也很感動,我很感謝悟行法師這個安排,平師他們都盡力做了這次的訪問。我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我想這個碟片可以多拷貝,有同學們想留著做紀念,都可以分送給大家。老師的恩德,我們永遠報不盡的。所以這麼多年來我講經的道場,以後用這個攝影棚,我 都把 老師的照片掛在我的對面,每一次講經的時候 都好像 老師在聽,在現場聽我講。


因緣非常殊勝,我學佛的因緣也很特殊,因為年輕跟江逸子的性格差不多,不相信宗教,更不能接受佛教。這個佛教是 方東美 先生介紹給我的,我早年跟他學哲學,二十六歲的時候,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跟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就很訝異,我說「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泛神教,這在宗教裡面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沒有那麼複雜。」 方 老師告訴我,他說「你不知道,我們學哲學,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這麼告訴我的,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接受他的教學,把過去錯誤的觀念轉過來。那個時候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智慧,他告訴我,「在過去古代出家人,真的都是大學問家,他們真的有德行、有學問。」現在很多出家人對於經教都不認真去學習。所以他告訴我,「佛經哲學在經典裡面,不在寺院,你到寺院可能會很失望。但是你從經典裡面學習,內容非常豐富,會建立信心,你不至於退轉。」這個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以後我認識章嘉大師,大師對我非常愛護,像 方 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我們每個星期見一次面。他老人家教我讀《釋迦譜》、《釋迦方志》,跟我講「你想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才不會走入歧途。」所以這也是特殊的因緣,好像一般老和尚接引初機,都不是這種教學的方法。所以我們才真正認識釋迦牟尼佛,看了之後他不像是宗教家,而是一個教育家。你看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去參學,到處去求學,三十歲開悟,悟後他就一直從事於教學工作,一生沒有建立道場。學生雖然多,跟他過一樣的生活,就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過這樣的生活,過了一輩子。他老人家七十九歲圓寂的,所以經上常常記載到,「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言教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身教,他全都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佛法教學的目標是什麼?這個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我們這一生什麼也學不到。倫理、道德、因果、戒律,這是佛教的小學,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的目標是回歸自性。用我們淨土法門的術語來講,我們終極的目標是要回歸常寂光淨土,那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終極目標。那要怎樣才能達到?就是放下。


 


所以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就教給我佛法修學的祕訣,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方法,就是這兩句話,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不離開這個原則。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表演的,就徹底放下,這是應當要學習的。我們現在後人建一個道場,他老人家當年沒有,跟他的學生不少,經典上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麼大一個團體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過著托缽的生活。這是表演給我們看,表演什麼?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章嘉大師教我,這兩本書念完之後要發心學釋迦牟尼佛,我接受。他老人家教我三年,他往生了。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六十五歲,我二十六歲,他六十五歲,他走的那一年是六十八歲,所以我跟了他三年。他老人家走了之後我有個緣分,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認識 李炳南 老師,我把我的工作辭掉到台中去,想專門跟他學佛。去了之後,正好他們辦了一個班叫經學班,培養講經的人才。老師勸我參加,我不敢,我說「我這個初學程度太淺,我是到台中來聽老人家講經的,不敢學講經。」他說「你去看看吧!」我說好,帶我去參觀參觀,所以我就跟著他一起到班上去聽他教學。


 


我坐在旁邊,聽完之後,他問我「你看到覺得怎麼樣?」我說「老師,我可以參加。」我看到班上的同學很多,大多數年歲都比我大,那學歷呢?差不多一半是小學畢業的,再有一些是初中畢業的,高中畢業的只有二、三個,大學只有一個沒有畢業,好像念了兩年,就是 朱斐 居士,是這麼一個程度。當時給我們最大鼓勵的是林看治老居士,她老人家六十歲小學畢業,在那裡學講經。我們看到她,我們如果說不願意學,那都很慚愧,那時候我三十歲,她六十歲,我還初中畢業,她小學畢業,都有這個膽子出來學,所以她給我很大的鼓勵,我就參加老師的經學班。所以走上講經教學的這條道路,這是老師善巧方便誘導我。最後我們最好的同學,周家麟、徐醒民,你們看到後期的也不少,像朱家豐、江逸子他們都是,我們在一起,他們很年輕,我們都叫他們小朋友, 朱 居士那個時候還在學校念書,還沒有畢業。


 


慈光大專講座開辦,這個講座是我建議的,緣是當時台灣大學有個「晨曦社」,是 周宣德老 居士,他也是老師的一個好朋友,他在台大發起,大專學生開始研究佛學。這個信息傳到台中,老師非常歡喜,佛法進入高等學府,當時我們也都在座談這個問題。會後散會的時候人都走了,我就跟老師說,「老師,這個事情未必是好事。」老師就瞪著我,「怎麼不是好事?」我說「這些受高等教育的高等知識分子,如果他所接受的佛法不是正法,是被人帶入走上一個歧途,什麼人能幫他們糾正過來?」老師聽了這個話之後,他說「你說得沒錯,這個問題不能夠小看。」他問我「那怎麼辦?」我想得很快,我說「老師,你可以利用寒暑假辦大專佛學講座,把這些人都讓他到台中來學習。一般他們所聽到的,跟台中他所學習的做個比較,他就會有選擇。」所以慈光講座就這麼樣辦起來的。至於裡面的課程,老師這是邀請, 李 老師都跟我做很長時間來研究商量,訂了六門功課,選了六個老師,周家麟也擔任課程,徐醒民擔任的好像是《百法明門論》。他們兩個碰到這個事情,老師要叫他們上台教學很害怕,尤其是徐醒民。我就問「 徐 老師,你學佛幾年?」「四年,學佛四年。」我說「台大晨曦社的學生,他們的學員學佛多久?」「四個月。」「你四年教四個月,你還怕什麼?」我鼓勵他給他打氣,這樣子幫他推上台。所以這講座辦得很成功,也辦的時間很長。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本: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CH351-01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西元1999年11月恭印6000本


 


如有需要 要引用或轉貼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3490&prev=-1&next=3488 就請自取吧!  謝謝!


 


 


淨空法師講述


 


佛告阿難言。此經名為。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名是佛說的。


亦名彌勒菩薩所問。


所以,如果提到《彌勒菩薩所問經》,也是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有兩個名字。



第227頁(版本: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CH351-01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西元1999年11月恭印6000本)


亦可參見http://book.bfnn.org/books/0354.htm#a11


云何世尊。說諸煩惱。能為菩薩利益之事。又復稱讚攝取生死。而能圓滿菩提分法。如是等辯。豈非如來之所說耶。


這話問得很好,好像跟佛前面所講的話完全有矛盾啊!這個話的意思是我們平日常常聽到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所以不要斷煩惱,煩惱就是菩提啊!生死就是涅槃,也不必了生死啊!


這個話是不是佛說的呢?


的確,佛說過。


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不是佛對初學人說的。


佛這個話是對誰說的呢?對法身大士說的。


那麼試問你是不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那樣的人,佛才跟他講「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你們也許聽說過「入不二法門」。


這不是初學人的境界。


什麼人的境界呢?


起碼也要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那樣的人,佛才給他說這個法,這叫「不二法」。如果我們拿《壇經》六祖惠能大師對印宗的答覆,用那個模式來套,你就很清楚了。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就是在現在的廣州光孝寺,拈出風動、幡動,印宗知道他是五祖大師的傳人,對他非常恭敬、禮遇,向他請教: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點閱 :二00七年章嘉大師圓寂50週年 及 韓故館長瑛生西10週年追思法會 影片   請點閱 (自第14分50秒起至29分10秒為介紹第十九世章嘉活佛生平影片)http://hitv.amtb.tw/dv.aspx?sn=25-49&sCName=%e4%ba%8c00%e4%b8%83%e5%b9%b4%e7%ab%a0%e5%98%89%e5%a4%a7%e5%b8%ab%e9%9f%93%e6%95%85%e9%a4%a8%e9%95%b7%e8%bf%bd%e6%80%9d%e6%b3%95%e6%9c%83請點閱 (自第53分30秒起為淨空法師致詞)   請點閱 (自第1小時20分30秒起為淨空法師回憶  方東美老師 及 啟蒙恩師章嘉活佛  )

 

 

章嘉活佛圓寂50週年 及 韓故館長瑛生西10週年 合辦的原因是因章嘉活佛  1957年3月4日圓寂,韓瑛居士係1997年3月5日生西,只差一天

 

 

 

 



以下是影片網址可直接點閱播放 

 

mms://media5b.amtbcollege.org/hiwmv/25/49/25-49-01.wm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點閱 :中國佛教會首屆及第二屆理事長第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 (1890-1957)年譜  (國史館為主,陸續補充)第十九世章嘉大師年譜(民國前21年12月17日---民國46年3月4日)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788

 

 

 

 

 

居士 年表   (1997年三月五日,往生)http://www.amtfweb.org/introduce/hanyinyearlist.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0七年章嘉大師韓故館長追思紀念會淨空老法師致詞 http://ft.amtb.tw/dv.aspx?sn=21-377-01&ex_lang=zh-tw (共一集)  2007/3/5  澳洲淨宗學院

 

 

 

 

 

二00七年章嘉大師韓故館長追思紀念會淨空老法師致詞  (共一集)  2007/3/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1-377-01

 

  諸位嘉賓,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剛才我們看過章嘉大師、韓館長的紀錄片,我想諸位都跟我一樣,我們感觸都很深。今年的追思紀念這個做法很好,原先悟行法師沒有跟我說過,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

  中國是個很古老的國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三個都消失了,唯獨中國還存在。西方人看得很清楚,他們現在密切的注意,中國這個文明古國是不是也會跟其他三個一樣,在地球上消失了?我們聽到這些報告有很深的感觸。確實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是存亡興衰的一個焦點,如果不能夠把它復興起來,就會跟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在地球上消失。我常常跟一些同學們談話說,一個國家的政權喪失是小事,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入主中國,我們的政權喪失了;滿清入主中國,政權也喪失了,小事,不是大事,文化存在。文化是靈魂,文化是命脈,如果文化消失,這個國家民族真的滅亡,永遠不能復興,這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要認識得很清楚。

  在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的學者他們很用心的研究,中國文化為什麼能傳遞這樣的悠久?最後得到的結論,他們說這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原因。這番話是我們此地,南昆大的一位資深教授告訴我,我很同意他們的結論,確實把中國存在世間這樣久遠的根本找到。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最懂得教育的是中國人,而教育收到最好效果的也是中國人。可是中國人不可以驕傲,為什麼?我們傳統的教育,現在至少疏忽、遺失了一個世紀,一百年。所以現在不但是小朋友不知道,他的父母也不知道,他的祖父母也不知道,他的曾祖父母也不知道,大概要找到他的高祖父母他懂得。這個原因我們應當理解,滿清亡國之後,中國的社會一片混亂,軍閥割據;國民政府剛剛統一沒有幾年,日本人發動對中國的戰爭,這個仗打了八年,可以說一直到現在,社會沒有恢復正常的秩序。所以談到中國教育,一般人是茫然無知,這是讓我們非常痛心的一樁事情。

  中國人懂得教育,在古書裡面記載的,像《書經》、《史記》都記載得很清楚,堯舜的時代,距離我們現在四千五百年,政府就正式任命主管教育的官員。我們在典籍上看到,最早的設立有專管教育的,最初這個人叫契,那個時候官的名稱叫司徒,專門管教育。教什麼?這要知道中國教育的根本是倫理、是道德、是因果,以後發展有哲學、有科學。所以中國傳統教育著重這五個項目,而是以倫理為基礎,倫理為根本。五倫裡頭「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現在這幾個字全都沒有了,父子沒有親,君臣也沒有義,夫妻也沒有別,兄弟也沒有序,朋友也不講信用,所以社會大亂!人心不善感召的,我們生活環境也變成不善。在今年冬天剛剛過去,諸位都明顯的感觸到今年冬天是個暖冬,不像冬天。北方的同修告訴我,今年的溫差跟往年相差二十度,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現象。

  科學家給我們提出警告,地球變溫暖了,南極跟北極的冰,十年之後統統溶解了,也就是說十年之後,地球上再也看不到冰,冰川、冰河都沒有。冰川、冰河沒有,我們飲水的水源沒有了,灌溉的水源沒有了。南北極的冰融化,海水上升五十米到七十米,沿海的都市統統會被大水淹沒掉。我們看到外國人畫的地圖,澳洲沿海周邊統統被海水淹沒,佔整個澳洲面積四分之一。試問問這個地球還能不能適合人類居住?外國科學家告訴我們,只有十年,這是個非常嚴重的警告。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沒人知道。我在這裡告訴諸位佛知道,佛在大乘教裡面給我們講得太多,「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人心要向善,大地風和日麗,風調雨順;人心不善,整個宇宙會反常。它跟人心念頭息息相關,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深入大乘,尤其我們現在在學習《華嚴》,我們對這個理事有相當程度的理解,這個世界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識變。所以整個宇宙,一切萬物,在大乘教裡頭它是個有機體,就是說它有生命。不但是植物有生命,能懂得人情,礦物都不例外。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水是礦物,水能認識字,水能聽音聲,水懂得人的意思。人以善念對它,它的反應結晶非常之美,那就是很好的營養;如果人以惡意對它,它的形相非常醜陋,那就是病菌的根源。要知道病根從哪裡來?病菌是這樣來的。所以佛說貪瞋痴叫三毒煩惱,世間所有一切的病菌都是從貪瞋痴生的。如果我們「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那個病菌、毒菌就變成最有營養的細菌,它會變,隨著我們意念在變。那我們想到今天全世界的人,不善的念頭多,善的念頭少,造成今天整個地球的不正常,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中國古人懂,古聖先賢真正是了不起,中國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教育的興起就是父子有親,父子的親愛是天性,不是哪個教的。教育的目的,第一個這種親愛是出自於內心,如何能夠永遠保持而不變質,這是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這種親愛如何能發揚光大,你愛你的家庭,愛你的家族,愛你的社區,愛你的社會,愛你的國家,愛一切人類,到汎愛眾。那個眾是指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相,稱為眾生,包括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於自然現象,佛法裡面講慈悲遍法界,善意遍人間,道理在此地。所以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愛,人能夠愛人就不會害人,人能愛人就能夠捨己為人。中國教育從這個地方起點,最後還是歸宿到這個地方,它跟古今中外的聖賢教誨沒有兩樣,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母親懷孕的時候開始,叫胎教。諸位現在所學習的《弟子規》,《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不是叫你念的,不是叫你講的。《弟子規》是什麼?《弟子規》是父母教兒女,我們受教育第一個老師是父母,你要知道,不是別人。小孩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你不要以為他無知,他在肚子裡頭就很聰明。那你要不相信,好像是昨天送給諸位一個光碟,「魏斯四書」,你們把光碟看看你就明白。這是美國的一個心理醫生,精神科的醫生,他用催眠的方法做了十幾年的工作,累積的這些經驗,得出的結論,人有輪迴,決定有輪迴,有過去世,有未來世。人有冤冤相報,你這一生有恩會報恩,有怨會報怨,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錢,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他四本書裡頭講得很透徹,告訴我們人身體會有生死,靈魂不死,靈魂永遠在世間轉世,轉世就是冤冤相報,非常可怕。

  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做人一定要修善,要斷惡修善;別人對我們過不去,把它忘得乾乾淨淨,不要放在心上,自己用善心、善意、善行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眾生。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向上提升。如果以惡念有報復,強烈的報復,他必定往下墜落,他死了之後是下三途;你能夠心胸擴大,不記仇、不記怨恨,永遠有個感恩報恩這個念頭,你是節節上升,他明白了。這些在東方文化講得很透徹,儒釋道都講,尤其是佛經裡面講得更清楚、更明白,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所以曉得人投胎,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他就在學習,出世的時候他眼睛會看,耳朵會聽,大人一舉一動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到三歲的時候他就很懂事。

  中國古人懂得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對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視。父母在嬰兒的面前,言行舉止都要端莊,那是教育,教他的嬰兒,讓他在那裡學習,所以三歲就很懂事,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中國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個話是有道理。到六、七歲上學,那個時候是私塾,私塾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將來踏進社會,社會教育的根就是父子有親,親愛教育是社會教育的擴充;宗教教育、哲學教育是親愛教育的圓滿,所以這種教育是一貫的。用佛法來說「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稱性慈悲的教育。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愛的教育,佛法講慈悲,慈悲跟愛是一個意思。愛裡面通常有感情,感情是染污;慈悲是智慧,決定不是感情,是智慧的教育,所以用慈悲不用愛,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中國傳統教育這麼樣興起來的。現在教育丟掉了一百年。

  我今年八十一歲,我們小時候住在農村,我十歲離開農村,鄉下總是比較封閉落後,落後有好處,落後什麼?傳統教育在農村裡面還是有。所以我小時候受到這種教育,家庭教育跟私塾老師的教育,雖然時間不長,根深蒂固。這麼多年來,在全世界各個地方去走動,沒有被污染,沒有被影響,想想是什麼?就是小時候那幾年的教育,這個根紮得穩!懂得孝親,懂得尊師。我在台灣遇到的方老師、章嘉大師、李老師,為什麼這些老師特別照顧我?我跟他素昧生平,不認識。方東美先生我們是慕名,我寫封信給他,自己推薦自己,仰慕他的道德、學問,想跟他學。他回我一封信,約我到他家裡見面,見面之後,這個事情也是五十六年以前的事情,五十六年前他告訴我,你不要到學校裡面去聽課,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聽課,會大失所望。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點閱 :二00七年章嘉大師圓寂50週年 及 韓故館長瑛生西10週年追思法會 影片   請點閱 (自第14分50秒起至29分10秒為介紹第十九世章嘉活佛生平影片)http://hitv.amtb.tw/dv.aspx?sn=25-49&sCName=%e4%ba%8c00%e4%b8%83%e5%b9%b4%e7%ab%a0%e5%98%89%e5%a4%a7%e5%b8%ab%e9%9f%93%e6%95%85%e9%a4%a8%e9%95%b7%e8%bf%bd%e6%80%9d%e6%b3%95%e6%9c%83 請點閱 (自第53分30秒起為淨空法師致詞)   請點閱 (自第1小時20分30秒起為淨空法師回憶  方東美老師 及 啟蒙恩師章嘉活佛  )


 



以下是影片網址可直接點閱播放 


mms://media5b.amtbcollege.org/hiwmv/25/49/25-49-01.wm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點閱 :中國佛教會首屆及第二屆理事長第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 (1890-1957)年譜  (國史館為主,陸續補充)第十九世章嘉大師年譜(民國前21年12月17日---民國46年3月4日)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788


 


 


分類:整理淨空法師提及恩師--章嘉活佛的演講集


 


章嘉活佛教淨空法師--持戒。章嘉活佛說:「戒律很重要!」這一句話,三年當中恐怕講了二十幾遍,所以印象最為深刻。

「戒行」是佛法修行的大根大本,而往往也是被現代一些年輕人所疏忽,總覺得它不適時宜,我(淨空法師)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早年初學佛的時候,我(淨空法師)曾經跟章嘉大師三年;章嘉大師非常慈悲,愛護後學,他給我(淨空法師)約定的,是每一星期跟他見一次面。星期天我們放假的時候去看他,將我一個星期學習的,向他提出一個簡單的報告,請他老人家開導,我們三年如一日。如果有一次沒去,他就會叫他的侍者打電話給我,問我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怎麼沒去?非常關心,搞得我們不去也不行,不去,好像不好意思。 三年當中,一直到他圓寂。(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prev=21&l=f&fid=10)


圓寂的時候,他是在北投臨時建的一個火化場(註:請參見章嘉大師在北投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荼毗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64&prev=166&next=144&l=f&fid=10),在那個地方火化。


 


 



(指淨空法師)修學這些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我學了五十三年。我第一個出家老師,第一天見出家人就是見章嘉大師,他頭一天就教我,我就依教奉行。


 


 


淨空法師的緣分相當殊勝,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我(淨空法師)的鄰居敏孟經,他是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大家稱他敏親王,承蒙他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


 


 


這是早年我(淨空法師)剛入佛門,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看破放下。我們要把這個世間法看破,要把它放下,不要放在心裡,一心一意佛法裡頭成就,這個佛法是覺悟的法。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淨空法師說:       章嘉大師是中國邊疆四大喇嘛 (註:就是一般稱為四大活佛)之一。(外蒙古是哲布尊丹巴,內蒙古是章嘉;前藏是達賴,後藏是班禪)。他教我(淨空法師)學佛從持戒學起,從戒定慧學起。他沒有傳咒術,也沒有教我密法,因為我的程度不夠,必須先培養基礎。沒有得到清淨心,不能學密。一般經論上講,八地菩薩才能學密。旁聽也要有程度,最低限度是大學畢業,還不能當正式生。換句話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圓教初住菩薩,才有能力當旁聽生。


 



from   淨空法師 講述   生 活 的 藝 術  http://buddi.nkmu.edu.tw/LIFE.html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於休士頓僑教中心講


 



淨空法師講述


 生 活 的 藝 術


  林處長、劉主任、諸位僑領、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淨空今天有如此殊勝的緣分,與這麼多有善緣之人,在異國的僑教中心相聚,來談談佛法,感到非常歡喜。佛法發源於古印度,公元六十七年正式傳入中國,當時是漢明帝永平十年,至今將近兩千年。在這兩千年中,佛教確實與中國的教育、文化結合成一體,已經無法分開。可以說,我們所修學的佛法是中國佛法。


佛法究竟是什麼,我們必須先要認識清楚。中國古人,無論在文字上,在言語上,都喜歡簡單,所以一個名詞中,其實省略很多。如果具足來說,「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但是現代社會,無論國內國外,吾人所見之佛教已變成宗教。仔細觀察,佛教還是學術,有不少人將佛法當作哲學研究。最近三、四十年來,佛門出現了一些妖魔鬼怪的邪教,它們打著佛教的招牌,世間一般人誤以為也是佛教。所以,佛教在現前社會中,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型態,必須辨別真偽。


「佛教是教育」,假如諸位冷靜觀察就明白。佛教徒對於佛陀稱「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是根本的老師,最初創教的老師。佛徒自稱「三寶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與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只有在教育裡才有,宗教裡沒有。正如中國讀書人尊稱孔子為「先師」,以他代表中國古代的老師。從稱呼上就能明瞭它是教育,而非宗教。


「菩薩」是佛早年的學生,他們是我們的老學長,菩薩與我們是平輩。很多人看見出家人稱「和尚」,卻不曉得其意義。「和尚」是很尊貴的稱呼,不能隨便稱的。「和尚」是印度梵語的音譯,譯意是「親教師」。若沒有這種關係,則不能稱他和尚。親教師就是親自指導我的老師,就像現代學校裡的指導教授。校長當然是親教師,雖然校長沒有上課,但整個教學理念是他籌劃主持的,教員只是執行他的教學政策而已。所以,主持教學的人才有資格稱「和尚」。


一般出家人稱為「法師」,就是學校裡的老師,未必上過他的課。教導我的,才稱他為阿闍黎(譯為軌範師)。「阿闍黎」是教我學習的老師。校長是主持教育政策的,稱「和尚」,一個道場就是一所學校,只有一位和尚。這些關係很清楚。


從寺院名稱也能了解它不是宗教。中國古代的專制,君權與相權還是分得很清楚,帝王對宰相非常尊重。宰相執行帝王的旨意,管理國家,就像現在的行政院長一樣。宰相之下辦事的一級單位稱「部」,首長是「尚書」,現代稱部長,「侍郎」就是次長,左右兩位侍郎,相當於政務次長與常務次長。另外直屬於皇帝的一級單位稱「寺」,寺的長官稱「卿」。皇帝之下有九個寺,就是九個一級單位,稱九卿。當時主管外交的,不歸首相,而是皇帝親自主管。外交部稱為「鴻臚寺」,「鴻臚寺卿」即外交部長。


當時中國帝王派遣特使到西域(新疆蔥嶺一帶),迎請印度高僧摩騰、竺法蘭,帶著佛像、經書來到中國。這是國家大事,始由鴻臚寺接待。這些法師與帝王大臣相處非常融洽,大家非常歡喜,王臣皆希望他們長住中國。


佛陀教育在思想、方法、理論、修學上,與中國的儒家、道家很接近。可以說,中國的儒道講綱領,而佛法講細節,非常微細透徹,兩者真是水乳交融。外交部是臨時招待所,不能長住,於是正式增設一個單位,也稱為「寺」,於是漢明帝的政府就有十個寺。新成立的寺就專管佛教教育,稱為「白馬寺」。當時首都在洛陽,「洛陽白馬寺」即是中國第一個佛教道場。實際上,寺是政府的辦事機關,而不是廟,與宗教毫無關係。現代一般人將寺與廟合稱,就與鬼神扯上關係,這是學佛必須辨別清楚的。


我們信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得到的是什麼?如果自己連這些也不清楚,就不能怪人家說我們是迷信,盲修瞎練。我接觸佛法比起一般同學較為困難,若不是把真相搞清楚,我是不可能接受的。介紹我入佛門的是方東美教授,他為我講哲學概要,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他說,﹁佛經哲學才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修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兩句話引入佛門的,以往從未想到佛法有這麼好。過去總認為佛教是迷信,甚至不如基督教。我在學校念書時,曾經接近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我覺得佛教不如他們,沒想到方先生的看法不一樣。從此回頭,專門找佛經看,逐漸了解,原來現在社會上的佛教並不是它本來面目。這才認識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儒家教育講一世,始從胎教至慎終追遠。佛家則講過去、現在、未來,尤其理論與事實真相,與現代科學所發現的相當吻合。甚至現代科學不能解決的問題,答案全在佛經裡。可惜西方科學家沒有機緣讀到佛經,因為佛經目前尚無法譯成西方文字。中國人得天獨厚,古代譯經的大德皆是了不起的人物,不但在佛法上真有修學,並且真的證果。「證果」就是得到真實的受用。


佛教教育的宗旨與目的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梵文音譯,乃因尊重不翻。它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理想與目標,我們對它非常尊重,依舊用梵音,其意義是「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


「覺」是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就是自己。佛教導我們的,就是「認識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若完全明瞭通達,稱之為佛菩薩。若完全不明瞭,則稱為凡夫。諸位想想,佛教教育與人生的關係多麼密切!世間沒有任何事,能比這樁事與自己關係更密切了。智慧有上中下三等,佛教修學第一個階段是﹁正覺﹂;向上提升一層是﹁正等正覺﹂;最高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佛門中這些名稱,就像學校裡的學位名稱相同。現在大學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佛教也有三個學位。如果你得到「正覺」,就稱你為「阿羅漢」。若你得到「正等正覺」,就稱你為「菩薩」。若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稱你為「佛陀」。


「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佛教說,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應該成佛,如現代的博士學位,每個人都應拿到,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裡,上帝只有一位,如美國總統只有一位,不可以人人都當總統。佛法是平等的,人人都成佛,人人都是菩薩。佛教導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眾生體驗覺悟的層次不相同,高低廣狹不一樣,所以菩薩有五十一個等級,小乘阿羅漢有四果、四向,八個等級,如學校讀書,小學有八個年級,大乘佛法有五十一個年級。這是佛教的基本常識。


佛法所修學的是智慧, 這種智慧與世間的智慧不一樣。世間有很聰明的人,有很高的智慧,也有很強的能力,對於宇宙人生也有相當的覺悟,為什麼不能稱正覺?佛法的標準是覺悟之中如果尚有煩惱,則非正覺;覺悟必須斷見思煩惱,才是「正覺」。若還有是非人我、貪瞋癡慢,就不能成正覺。由此可知,阿羅漢的標準,必須斷除是非人我與貪瞋癡慢,才能得到佛教「正覺」的學位。


小乘四果四向八個位次,大乘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皆有不同的標準,但是它們有個絕對不變的標準,就是一定要隨順真性(真心、本性)。凡是符合此一方向目標,即是「正知正見」,就是「善」;若與此違背,就是「不善」。因此,佛家講善惡標準,起心動念為自己就是不善。因為「正覺」須斷除是非人我貪瞋癡慢;念念有﹁我﹂,是非人我、貪瞋癡慢即從「我」而生。﹁我﹂是所有煩惱、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修學佛法首先須破「我執」。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淨空法師)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章嘉活佛)章嘉大師是密宗裡面一個很了不起的上師。


(淨空法師)親近他三年,我就沒有見到過他那個咒離開口,沒有的。


(章嘉活佛)念咒不出聲的,但是嘴唇動,我們知道他在念咒,這叫金剛持,就是口動,沒有聲音。無論在什麼時候,接見客人的時候,他(章嘉活佛)這個咒不斷,他還是在念。只有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停下來跟我們說話,話一說完之後,他(章嘉活佛)的功夫馬上接上。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到真正修行人,就看到這麼一個人。


 


(章嘉活佛)心清淨,真的一個妄想沒有,一點雜念沒有。我們向他請教問題,提一個問題出來,他要觀察,觀察我們的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講話。所以往往我們提一個問題,要等很久很久,他才會答覆。他不是考慮,他在那裡念咒,他眼睛看著你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他的教學法非常非常的特殊。不像我們一般法師一講,講幾個鐘點,他沒有,兩個鐘點也許講三、四句話。但是他的話,字字真是有千斤之力,你一生永遠不會忘記,而且你會依教奉行。所以這是真正做到「口和無諍」。


 


from     







認識佛教



http://ft.amtb.tw/dv.aspx?sn=17-01-04&ex_lang=zh-tw


( 西元1991年12月 淨空法師啟講於 美國邁阿密 )
(
編號: 17-01 )7 次講演


 


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


 


()六和敬



  



前面我們將佛法修學綱領最基本的基礎介紹出來了,今天跟大家介紹「六和敬」,「六和」依然是基本的修學方法。「三福」是個人修行的基礎,「六和」是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的戒條。佛法所說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為我們制定了六條的戒條,遵守這六個戒條,這就是佛法的僧團,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六和敬」是團體共修的基本戒條,我們必須知道,也必須要遵守。無論是出家的團體,或者是在家的團體,都必須要遵守。


  六條戒裡面,第一條是「見和同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裡面,我們對於佛法,或者對於修學的環境,一定要有一個共同的見解,這是團體在一起修學的基礎。佛陀在世,確確實實是做到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為了許多不同見解的人,開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佛教宗派法門之多,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建立的。


  大眾聚在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會。社會要能夠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能夠和諧的相處,就是和睦相處。唯有「和」才能夠把我們的見解、思想,乃至於生活的方式逐漸拉近,不能夠距離太遠,這樣就是所謂的平等。這是和之後才有平,平之後,大家心地就安定了,安之後才有樂。我們要想得到快樂,心要安,身要安,身心要安。換句話說,社會一切要做到公平,就是要做到平等,所以「和」是最初的一個基礎。


  佛法重視「和敬」,世間法也重視「和」這一個字。在中國,孔老夫子教我們,就把這一個字列為最重要的一個科目。你看就連《論語》裡面也說「禮之用,和為貴」。我們前幾年有一個機會到北京去觀光,去參觀清朝的故宮,故宮當中有三個主要的建築,我們中國人稱它為「金鑾殿」。實際上它的匾額不是金鑾殿,最大的殿叫「太和殿」,太和殿後面一個大殿,比太和殿小一點,叫「中和殿」,中和殿後面還有一個大殿叫「保和殿」。諸位想想它的命名,三個殿都用「和」,由此可以看到,清朝的帝王用什麼來治天下、統治這個國家?用「和」。末代不和,不和這就亡國了。如果它繼續維持這一個精神,恐怕到今天還是大清帝國,中國人不會受這麼多的苦、不會遭這麼多的難。所以「和」是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在一塊聚會,一定要注意這一個字。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淨空法師在古晉李金友居士的山莊裡建立報恩念佛堂,有韓瑛紀念堂、章嘉紀念堂、雪盧紀念堂、東美紀念堂,這是淨空法師報答台灣在家同修們過去護持的恩德。


(本文歡迎轉載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94 )


淨空法師在古晉李金友居士的山莊裡建立一所「報恩念佛堂」。這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有韓瑛紀念堂、章嘉紀念堂、雪盧紀念堂(紀念李炳南老居士)、東美紀念堂,可以供給一百個人念佛共修之用,這是淨空法師報答台灣在家同修們過去護持的恩德。人生在世應當知恩報恩,應當永遠生活在感恩的境界裡,才是實學。


http://www.amtb.org.tw/magazin/edu44.htm#ch2


 






楊枝淨水






韓故館長生西四週年紀念大會告同學書     2001/3/5淨空法師講於澳洲淨宗學會

 


 


--慈愛之光遍照寰宇  如何落實佛陀教育與多元文化


各位淨宗學會會長、各位同修、各位華藏圖書館諸師同學:


韓館長往生淨土不覺已是四個年頭,回想四年前的今天有如昨日,她的音容深深印在我們記憶之中。臨走之前的囑託,《無量壽經易解》已經完成,《華嚴》還在進行之中。培訓學生是她的遺志,我們如何落實,淨空念念不忘。直到今年猶蒙慈悲加持,在她喜歡的地方-澳洲,建立起修行、教學的道場,希望華藏老同學們善於利用,努力成就自己的德行、道業、學問,以實際的行為報答韓故館長愛護之恩。


淨空亦將近年來在新加坡弘法的狀況,向大家做一個簡報。我在新加坡除了講經、教學之外,還做了聯繫各個宗教族群的工作,這三年來也有一點小小的成就。今年新世紀的溫馨晚會之後,曾先生問我:「法師,您在講話當中提到四種教育,內容非常好,怎樣落實?」這的確是今天社會民生休戚相關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落實多元文化,尋求宗教、族群和睦相處與平等對待?我們要知道今天世界上動亂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不能和睦相處。族與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社團與社團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非但不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實則相欺相詐,爭名奪利,損人利己,禍國殃民。


細究根由,總是凡夫難免為風氣所拘,物欲所蔽。久而久之,自然學會陰謀詭詐,機巧變怪。於是處事待人接物,若不是奸險殘酷,就是欺騙侵略,恃強逞霸,根源總是心術不正。倘舉世人人如此,彼此傾軋,互不相讓,必致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仇,朋友相欺;這樣家不成家,國也不像國,世界將永無寧日。古有云:「一人倡亂,舉世效尤。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影響所及,不只動亂社會,實則貽害全球人民生命財產,乃至人類文化存亡。世間有識之士已見於此,而言解決之道,唯在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我在講席當中也常說,世間災禍、動亂之根源,實實在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謂「老人」即是孔子、孟子、釋迦與世界各個族群的聖哲,各個宗教創教的教主,他們皆具真實智慧道德,終身承擔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教化眾生和平共存。所以,我提出四種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必須做子女的榜樣。學校教育,老師一定是學生的模範。社會教育,孔老夫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由此可知,社會教育的宗旨,一定要懂得「思無邪」,我們不能夠疏忽!宗教教育,神聖是一切眾生德行的典範。假如這四種教育都能落實到聖賢道德的教誨,一切問題自然就化解了。然而今天的世界,這四種教育完全與神聖道德的教誨脫節了。


古聖先賢道德教育的根在哪裡?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又說:「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一切聖賢教化眾生的共同理念,總原則、總方向,大根大本。今日又有幾個人能體會得?教學的目的,儒家說:「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佛家說在「明心見性」,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明心見性」就是孔子所講的「明明德」,「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儒家講的「止於至善」,就是「親民」;話雖然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孔孟大道就在《大學》、《中庸》這兩篇,夫子一生千言萬語都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所謂「知止而後有定」,止就是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教人要作善人、作好人,而不是作貴人、作富人。佛言:「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三句話的意思: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觀察,是你的言行善。又說:「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我們的心有堅定不移作聖作賢之志,這就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清淨平等心現前了,這就是佛家講禪定的境界,人心定了。人心定,在宇宙之間自己就做得了主;如果心亂,妄想多,你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果報就是三途六道;做得了主,就是四聖、一真法界。


接著說「靜而後能安」,這是你得自在,現在人講,你得快樂,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夫子所謂「不亦樂乎」、「不亦悅乎」,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安而後能慮」,這個「慮」是「智慧」,必定是定、安,而後智慧才能現前,佛家也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正覺真智慧現前了。「慮而後能得」,得的是什麼?宇宙人生的大道你得到了,五倫十義,孝悌忠信,仁慈博愛,禮義廉恥,眾德具足,不要學,自然就具足,本來就具足。


學人無論是處順境、善緣,或者是處逆境、惡緣,都能不變初心。初心是什麼?「性本善」,這是初心;「人之初,性本善」,不會改變。順境裡面不改變容易,逆境裡也不改變,那才叫功夫到家。處逆境、惡人,這個人對我有誤會,毀謗我、陷害我、侮辱我,我對他都不變初心,還是以真誠、清淨、平等、慈悲來對他,我們的道業成就了。如果在逆境、惡緣(惡人),我們心裡還有一念瞋恚,還有一念報復,那完全是凡夫,那不是學佛、不是學聖學賢。所以要記住,決定不變初心,不易本善,這個境界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的境界,這是聖教圓滿成就。於是,究竟要從哪裡做起?正本清源,應從「修心」做起。修心就是把妄念修改掉,所以修心才是天下治平、成聖成佛的大根大本。


四種教育教什麼?無非教導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平天下」就是以平等對待天下一切眾生,這三個字的意思不能錯會!這就是中國所說的「內聖外王」之學。儒與佛,以及世間任何宗教,沒有不重視倫理道德的。中國古聖先王以道治國,以德化民,分而序之-分是分別,序是秩序,有五達道,這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道。其綱紀人群則立五達德,這是要求每一個人應當遵守的德行:仁、義、禮、智、信。其維持社會,則崇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是十義。五倫十義,真是無美不備、無用不周,這就是天道。所謂「天道」,就是天然的,一切眾生自性裡本來具足的關係,天然的秩序,不是從外頭來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所以有人說「這是儒家的學說、孔子的學說」,不是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也不是某一個人的教條。把它看作某個人的學說、某個人的教條,看錯了。它是人人自性本來具足的,所以稱為天道。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將念佛堂的功夫,應用於日常生活,與複雜人際之中?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1228


http://www.amtfweb.org/kaishi/nianfoonday.htm


 


  在念佛堂念佛,好比學生在課堂上課一樣,如果離開了課堂,功課都丟了,這就不能有成就。真正會用功的人,真正會做學問的人,真正能成就德行的人,功夫是不會間斷的。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繼就是不中斷,在日常生活當中不中斷,處事待人接物也不中斷,這才能落實。凡是不能落實,就是沒有做到「相繼」。念佛真正目的是求生淨土,如果功夫中斷,求生淨土就困難了。


  念佛功夫不在於口念,而是心中有佛,就是不中斷。真正念佛人在工作、應酬中,佛號也不中斷。但是念出聲音,人家聽到討厭時,金剛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沒有聲音,就是「金剛持」。章嘉大師就是用這種方法,他接見任何客人,除了說話,他手上掐念珠沒有中斷,口裡持咒也不中斷,真正是二六時中不中斷,這個難得!若我們能學習這種方式,既不干擾別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遠不中斷,真正是自利利他。


  章嘉大師何以能做到心地清涼自在?因為他的念力永遠不中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如果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除了睡覺停止念佛外,一醒過來,佛號就接續,沒有不成就的。真能這樣念下去,不必三年,可能六個月、或一年,你就會開悟。雖不是大悟,總是小悟,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大徹大悟,將來決定有把握自在往生。


  佛七只是一種形式,提供我們念佛的方法,提醒我們要認真念佛,而重要的是必須將這種方法、精神,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在家裡有事務,不能每天念佛,但早晚功課決定不可間斷,要依照《淨宗朝暮課誦》認真去做。早課是《無量壽經》第六品,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晚課是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五戒十善。平時沒有時間聽整部《無量壽經》,這兩段經文總要多聽幾遍,你的早晚課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相應。這個相應就是「信解行證」,我們相信佛的教誨,理解佛所講的道理,依照方法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就能得到佛法所說的真實利益,得到利益就是證果。


  佛所說的每部經典,其內容都具足「教理行果」。我們應如何去接受?要以「信解行證」來接受,這就相應,古德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法到最極究竟圓滿,是真正覺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即《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才明瞭虛空法界是家園,家在哪裡?虛空法界是如來家,一切眾生、山河大地是如來清淨法身。你什麼時候入這個境界,你就證得究竟圓滿佛。


  一個真正修行人,妄想、分別、執著會逐漸消融。換言之,妄想、分別、執著天天減少,自性般若智慧就天天透露,你的道業就增長。妄想、分別、執著都是煩惱,煩惱少一分,智慧長一分,這是一定之理。我們的智慧不能增長,就是煩惱沒有消除。譬如黑暗沒有去除,光明怎麼會現前?因此,我們要想開智慧,沒有別的方法,就是消融煩惱而已。


  用什麼方法?誠心誠意去念佛。譬如,開口想批評人時,一句「阿彌陀佛」把批評的念頭打下去。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這些念頭打下去,這是消除煩惱的方法。


  聽經的時間愈長愈好,讓我們整個生活,都能消融在佛法之中,這種生活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唯有認真去做的人,才能得到這種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從捷運奇岩站到章嘉活佛舍利塔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35



各位朋友可以按自已能力,適量帶一些以下物品來章嘉活佛舍利塔(不必全部)


 (鮮花適量) 


(多的可以留在舍利塔前讓以後來的人拜,目前尚足夠)


燈油(現在就不大夠了,請大家隨手提一瓶上山:請帶些燈油(不要沙拉油或花生油,因點燈會冒黑煙)如果多的可以留在舍利塔前讓以後來的人拜,最常去整理舍利塔的義工李大哥表示常常會缺油,舍利塔四方他共安放了八盞大油燈,24小時點,夜晚很明亮,但靠他一人是沒有辦法長期負擔買油的費用)  弟子於2007年1月14日(sunday)傍晚6點離開舍利塔時,深深為章嘉活佛舍利塔的夜景感動,令人想到印度菩提迦葉的夜晚。


遇到李大哥,就向他說聲謝謝吧!


 


每天都去舍利塔整理的義工(李先生手機0987177632)


 


章嘉活佛在195734於臺大醫院圓寂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prev=21&l=f&fid=10 今年適逢圓寂50週年,所以弟子打算在200734(星期日) 恭請各位法友章嘉活佛舍利塔舉辦共誦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法會 

時間:: 96年1月21 (星期日)上午10點起至中午左右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弘一大師晚晴集講記 


 


淨空老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筆記


 



32、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


(淨空法師講述的原文如下):


天冷的時候,總想夏天好過。天熱的時後,又想冬天多麼好,總沒有舒服的日子。如捨掉妄想,心就安定,心安理得是真工夫。民國四十三年間台灣第一次印《大藏經》,佛教會發起組團到各處推銷,環島宣傳,由章嘉大師領隊。參加人員有道源、東初、煮雲諸位法師。當時是夏天,很熱。章嘉大師穿著西藏式服裝,很厚。有人問大師,你穿這麼厚衣服不熱嗎?大師說:心靜自然涼。草食是吃粗糧食,飲食不好,總比沒有強。住茅草房子總比樹下露宿好。人能知足,一切隨緣是真快樂。我們作佛教事業,有緣就作,無緣不作,不要化緣,更不要化小緣。若先擬一個計畫,打算要作什麼,辦不到,自討苦吃。我在台北第一次印經是在民國六十年,最初只印一本《了凡四訓》,以後供養多了就多印。決定不化緣,我們的道場有佛菩薩護持,聽其自然。若靠信徒維護道場太苦了,寧可不當和尚。



from (淨空法師於一九九三年春季,在美國達拉斯淨宗學會演講弘一大師所編的《晚晴集》,有錄音帶八卷,承張德聲居士惠賜一套,恭聽之後,摘要筆錄,供養讀者。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HY_JK_wqj.ht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淨空法師於一九九三年春季,在美國達拉斯淨宗學會演講弘一大師所編的《晚晴集》,有錄音帶八卷,承張德聲居士惠賜一套,恭聽之後,摘要筆錄,供養讀者。


這次是達拉斯淨宗學會舉辦佛學講座之首次,選定弘一大師《晚晴集》與同修共同研習。茲先將其因緣作一報告。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是有史以來未曾有的混亂時期,真所謂天下大亂。我們不幸生在這個時代,既要救自己,也有義務幫助別人,究竟由何處下手呢?冷靜觀察,參閱古聖先賢之遺訓,即能明白古時人性淳樸,皆能安分守己。古聖先王行不言之教,人人都過著安樂生活,沒有紛爭,天下太平。其後知識水準提升,知識開了,智慧變成了情識,人心乃漸趨於巧詐。用現代話說,即所謂時代潮流,愈演愈烈,到今天知識已經到了爆炸時代,思想紛歧複雜,正邪是非難辨,此乃一切動亂痛苦的根源,如何自救救人,還要依古人所說的反璞歸真。若真回頭即能領悟到真理,體會到事實,得真實受用。誠如現在人所說的自在幸福,照佛家術語說即是得到「菩提涅槃」。生在這個時代必須順應這個時代的潮流,由順應中學習反璞歸真。


學佛要把佛認識清楚,上次已將佛陀教育向大家說明,佛教不是宗教。佛說法四十九年,經弟子們會集之後編為《大藏經》,內容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教與我們人生有密切的關係。現代人的知識擴張不知要超過古人多少倍。中國在乾隆時代,編了一部《四庫全書》,從乾隆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在此兩百年中出版的書籍又不知增加多少倍,人哪有時間去讀一切書。這個道場四年前剛要籌備的時候,我即有一個幻想,希望道場建立之後,請大家發心把這個道場所存書籍,讀過之後將好的句子摘錄下來,一本書摘錄兩三條,或三五條均無不可,總名稱叫「中國傳統學術精華」,內容分為五部分:一為大藏經精華錄,二為四庫全書精華錄,三為四庫薈要精華錄,四為史鑑精華錄,五為群書精華錄。此書編成後,對自己修學與幫助大眾均有裨益。


今天我們選擇《晚晴集》就是一個樣子。弘一大師讀經與古人著作,把重要文句集錄下來,一共有一百零一條,如第一條是由《金剛三昧經》錄下來的,第二條是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內錄下來的,下面都註明出處,將來編中國傳統學術精華也照此格式,最好印成一冊,這一本書將是全世界最好的書,因為沒有一句廢話,句句對我們修養處世待人接物都是金玉良言。將來這部書流傳到全世界開講,即由今天宣講弘一大師《晚晴集》開其端。


這個工作我本想請諸位同修負責編,有人說:「我們程度有限,恐難擔任。」我說:「就因為你能力有限才叫你選,你能看得懂,別人也能看懂。」選的文句要大眾化,希望中學生也能看。選擇典籍文句,如入山採藥。採藥為治病。現在人害的病是倫理道德喪失了。從治療效果上說有五個目標:一、幸福快樂,二、家庭美滿,三、社會和諧,四、國家富強,五、世界和平。此外還有一個構想,請專人主其事。在北大或其他大學設立一個研究所,請十位教中文或教歷史的退休老教授擔任編纂,該所經費由我們供應。希望五年能夠完成,十年之後一本最有價值的書可以流通於世,這就是今天講經採用《晚晴集》的因緣。下面講正文。


請您再行點閱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HY_JK_wqj.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適逢章嘉活佛圓寂50年,而舍利塔經921地震之後,塔座已有明顯裂痕,最近裂縫更大了,義工李先生近日來電拜託朋友們親自到北投奇岩路章嘉活佛舍利塔看一看!不忍北投奇岩路章嘉活佛舍利塔在被列入市定歷史建物後就又回到乏人整理的困境,仍請大眾多加關心!


感謝文化局一年前的協助列為歷史建物,義工李先生請朋友洽詢臺北市政府對維修章嘉活佛舍利塔有沒有計畫或日程表,他很擔心舍利塔會撐不到那時候!


如何從捷運奇岩站到章嘉活佛舍利塔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35



各位朋友可以按自已能力,適量帶一些以下物品來章嘉活佛舍利塔(不必全部)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610  )

 

你可以為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做一點事!也請將本訊息與幾個好朋友分享吧!(請多多按分享 功德無量!!)  章嘉活佛舍利塔舍利塔仍需要您長期的關心 您讓朋友想多了解章嘉活佛的事蹟嗎  請點進 以下 的pixnet部落格 即知
章嘉活佛於民國46年(1957年)3月11日中午在北投奇岩路中和禪寺後山荼毗: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荼毗 淨空法師和甘珠活佛在章嘉活佛荼毗爐旁搭了一個蓬子,為恩師章嘉活佛守靈三天三夜的地方即今天的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

 

繞塔人數減少 請多多按分享 (李先生手機0987177632) 法友如能常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禮佛繞塔參拜 對李居士先生就是最大的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AB%A0%E5%98%89%E6%B4%BB%E4%BD%9B%E8%88%8D%E5%88%A9%E5%A1%94-%E8%87%BA%E5%8C%97%E5%B8%82%E5%8C%97%E6%8A%95%E5%8D%80%E5%A5%87%E5%B2%A9%E8%B7%AF151-%E8%99%9F%E4%B8%AD%E5%92%8C%E7%A6%AA%E5%AF%BA%E5%BE%8C%E5%B1%B1/569798056401919

 

拜託用力再用力分享 請大家按讚 邀請至少1位好朋友來繞塔 請給李大哥打氣 堅持下去 !!!!!!!
 (每天都去舍利塔整理的義工李大哥,數年多來風雨也不間斷,令人敬佩! (李先生手機0987177632) 法友如能常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禮佛繞塔參拜 對李居士先生就是最大的鼓勵!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章嘉活佛舍利塔-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569798056401919

 

2014年3月30日 每天都去章嘉活佛舍利塔整理的義工李大哥來電告知  他把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石象下方的圍牆重修  很漂亮

 

請大家來照相  和大家分享   也請將本訊息與幾個好朋友分享吧!

 

(每天都去章嘉活佛舍利塔整理的義工李大哥,數年多來風雨也不間斷,令人敬佩! (李先生手機0987177632)

 

法友如能常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前禮佛繞塔參拜

 

 對李居士先生就是最大的鼓勵!

 

本文為2011年舊文 但對於第一次去(或很久沒去)章嘉活佛舍利塔的朋友們仍有幫助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6581

 

章嘉大師(章嘉活佛)為淨空法師的恩師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610

 

(開車族或機車族)沿承德路六段向北開,如何到達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大師舍利塔)(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541

 

如何從捷運奇岩站 到 如何到達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大師舍利塔)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643
(如真找不到,請從捷運奇岩站坐計程車到中和禪寺,從寺內最高正殿左手邊小門穿出,向上走後山步道約100多階即可看到章嘉活佛舍利塔)

 

 

 

 

.....我(淨空法師)這一生學佛沒有意思求,這個感應就是冥感。我沒有心去求,大概就是過去善根成熟,所以我遇到這些老師,佛菩薩化現的。他們教我的這套方法,跟教別人不一樣。我跟方先生學哲學,他把佛法介紹給我,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用這個方法介紹給我。他在學校裡面教書,沒有把這個傳授給一般學生。

 

接觸佛法之後,我(淨空法師)有緣認識章嘉大師(章嘉活佛),我這個根基章嘉大師(章嘉活佛)奠定的。大師(章嘉活佛)圓寂也是為我(淨空法師),我很清楚;因為他要不圓寂,我學佛的心沒有那麼懇切;他這一走了,我失掉依靠。

 

我跟甘珠活佛在他(章嘉活佛)火化爐旁(註:章嘉大師就是在北投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荼毗 )搭帳篷,我在那邊住了三天三夜,很認真仔細想一想,跟大師(章嘉活佛)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三年的教誨重新做一次回憶整理,我感激他,根紮得好、紮得穩。以後親近李炳老十年,才有點成就。親近李炳老的人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能成就?沒有根,我這三年的根紮上了。我學佛,佛法兩個老師,世法一個老師,很單純。我是一個作學生的態度,依教奉行,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遵循他的指導去做,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註:請參見章嘉大師(章嘉活佛)在北投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現址荼毗

 章嘉大師靈龕在北投荼毘時,原值陰雨濛黯,日輪無光。後火焰透上雲層,現蓮花狀,光彩奪目,異香飄聞十里外,是近代燒出舍利子最多的一人,多達六千餘顆。舍利中最特別的,是「金剛寶」和「六字輪」。金剛寶看來像是透明的玉石,形狀像珊瑚,水火不侵、斧斤不傷;六字輪則像是調味用的八角茴香,有六隻角。更妙的是,大師的舍利好像果子一樣長在樹上,有如舍利樹結舍利果」的模樣。歷代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荼毘原址建舍利塔


 章嘉活佛於民國46年3月11日中午在北投奇岩路中和禪寺舍利塔現址荼毗 歷史資料請點閱 http://how9999you.pixnet.net/blog/post/271657772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懂得報恩的已經太少太少了,我們要提倡。提倡一定要做出樣子來給大家看,口說不行,勸化的力量太小了。我(淨空法師)報老師恩,我在大陸上建圖書館,方東美先生安徽桐城人,我在桐城建一個「東美先生圖書館」作紀念。我在我的故鄉現在已經建立「華藏圖書館」,紀念韓館長。韓館長,我將來有機會會在她故鄉,也建立一個「華藏圖書館」。我在山東濟南,現在正在接洽,建一個「慈光圖書館」,李老師辦的,我在慈光圖書館住了十年。要真做,不做不行。

 

有一位同修問:那章嘉大師呢?對,大家都想到了,我(淨空法師)會建「章嘉大師圖書館」。我想到,建哪裡好?內蒙古大學,在內蒙古大學裡面建立一個章嘉大師館。我一定會做到,要以具體的表現喚醒大家知恩報恩。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報恩的心,我們的社會祥和,對於國家社會有很大的利益,真正的功德利益。不知恩,忘恩負義,這社會還得了嗎?這非常可怕。一定要從我們本身認真的去做,這就是弘法利生,這才叫真正學佛。

 

from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八卷  (淨空法師啟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http://book.bfnn.org/books/0173.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輕鬆學佛法:章嘉大師行住坐臥在定中


我(淨空法師)二十六歲親近章嘉大師,那時他年約六十二歲,這真正讓我(淨空法師)體會到佛經中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章嘉大師的行住坐臥都如在定中,如此的安詳與穩重,顯現出大智大德大能,讓我們衷心的嚮往仰慕,希望向他學習。此指「攝受之力」,這是真正的善知識。


  現在一般人對此現象稱之為「攝受力」,現代的名詞稱為「影響力」,古人所謂的「感化力」,意思都接近。而我(淨空法師)自己此生當中親身體驗到,印象最深刻的無過於章嘉大師。

  (節錄自淨空法師之講演】 )


以上出自


from      佛陀教育雜誌  2004.5.17 星期一    Vol. 200  http://www.amtb.org.tw/magazin/edu200.htm#ch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附淨空法師曾提及章嘉大師的言論集


整理淨空法師提及恩師--章嘉活佛的演講集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chive?l=f&id=21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八卷  (淨空法師啟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我這一生學佛沒有意思求,這個感應就是冥感。我沒有心去求,大概就是過去善根成熟,所以我遇到這些老師,佛菩薩化現的。他們教我的這套方法,跟教別人不一樣。我跟 方 先生學哲學,他把佛法介紹給我,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用這個方法介紹給我。他在學校裡面教書,沒有把這個傳授給一般學生。接觸佛法之後,我有緣認識大師,我這個根基大師奠定的。大師圓寂也是為我,我很清楚;因為他要不圓寂,我學佛的心沒有那麼懇切;他這一走了,我失掉依靠。我跟甘珠活佛在他火化爐旁搭帳篷,我在那邊住了三天三夜,很認真仔細想一想,跟大師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三年的教誨重新做一次回憶整理,我感激他,根紮得好、紮得穩。以後親近李炳老十年,才有點成就。親近李炳老的人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能成就?沒有根,我這三年的根紮上了。我學佛,佛法兩個老師,世法一個老師,很單純。我是一個作學生的態度,依教奉行,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遵循他的指導去做,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



「我們凡夫不能無求,我早年學佛,心裡也是有希求。章嘉大師看出來了,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袁了凡是雲谷禪師傳他求的方法,我求的方法是章嘉大師傳授給我的言語比雲谷簡單,非常有效果。他告訴我:你在真心祈求的時候,沒有感應,求的時候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你自己有業障。障礙不在佛法那一邊,不在外面,障礙在自己本身,本身有業障。只要把業障除掉,感應就現前,有求必應。我就問他, 向 老師請教,我說:業障怎麼除掉?他跟我說:懺悔。「懺除業障」,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頭說的。」


「民國四十三年間台灣第一次印《大藏經》,佛教會發起組團到各處推銷,環島宣傳,由章嘉大師領隊。參加人員有道源、東初、煮雲諸位法師。當時是夏天,很熱。章嘉大師穿著西藏式服裝,很厚。有人問大師,你穿這麼厚衣服不熱嗎?大師說:心靜自然涼。草食是吃粗糧食,飲食不好,總比沒有強。住茅草房子總比樹下露宿好。人能知足,一切隨緣是真快樂。我們作佛教事業,有緣就作,無緣不作,不要化緣,更不要化小緣。若先擬一個計畫,打算要作什麼,辦不到,自討苦吃。我在台北第一次印經是在民國六十年,最初只印一本《了凡四訓》,以後供養多了就多印。決定不化緣,我們的道場有佛菩薩護持,聽其自然。若靠信徒維護道場太苦了,寧可不當和尚。」


 


接觸佛法之後,因緣殊勝,我認識了章嘉大師,這是一位很有修學成就的大德,我的佛學受章嘉大師的指導,他也 和方 先生一樣,每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他住在青田街八號,我跟他三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以後十年我到台中親近 李炳南老居士,接受他的教導修學。」


 


我學佛第一位遇到的是章嘉大師,他是密宗大德,所以我對於密宗的常識知道得很多。密宗的修學是有階梯的,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從五戒十善學起。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接受密法?嚴格的講是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到這個地位,他主修的課程就是密法。如果不是主修,而是學一點,要到圓教初住以上才行;換言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有資格學一點點。


 


「我流亡到台灣,在台灣工作了七、八年,看看自己沒有前途。我的老師章嘉大師,為我選擇這一個行業,他勸我出家,勸我弘揚佛法。我想了很久,他老人家的指示很正確,我就聽從他的教誨,選擇這一個行業。我跟他三年,他給我奠定了基礎。以後我辭去了職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在台中住了十年。所以在佛法上,我是接受兩個老師十三年的教誨;但是在世間學歷上,我只是初中畢業。而後這一生,福自己求。我明白了,我覺悟了,所以從二十六歲學佛以後,我就小心謹慎,依教奉行。」


 


「了凡先生改命運改得很辛苦,往後讀這個文,我會提醒諸位。我自己這一生改的時候,我很幸運,我比他改得順利。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始終沒有離開老師,老師常常在身邊督促、指導,這個得利益太大了。我跟章嘉大師三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十三年的 時間在 老師的身邊,這個得利益太大了,耳提面命。那個時候畢竟是年輕,是很用功,但是沒有達到古人所講的標準。我自己是用功努力,充其量給自己打分數也不過六十分,才及格而已。現在,大概可以能夠到八、九十分。所以效驗愈來愈明顯。」


 


在前年,我遇到新加坡納丹總統,我們在一起吃飯,納丹總統告訴我,他是印度教徒。他說:我最佩服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聽呆了,這個話幾十年前章嘉大師跟我講的,這幾十年當中,我就沒有聽人講過這個話。我聽納丹總統講,這內行人,這個人不簡單,所以我對他也非常尊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


淨空法師問章嘉活佛:「活佛轉世是不是真的?」章嘉大師是活佛,他沒有說轉世是真的。他告訴我,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往後就很難說了,還是要自己努力修持。


from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4-0320)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page22.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3881&LastModified=4675545544327263052


 


捨棄享受、努力修學


 


信心建立在理論、行為的基礎上,佛法稱之為「正信」;如果理論不清楚,行為沒落實,勉強的信,即是「迷信」,信心很容易動搖。有些人一生吃齋念佛,到晚年改變了,或是改修學其他法門,或是改信仰其他宗教;乃至於出家人也還俗去信仰其他宗教,這些事我都親眼見到過。此皆是對佛法的道理沒有透徹明瞭,佛教導我們應當如何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我們並沒有落實,才產生這些現象。因此,「信願行」必須集合成一體,信心才會堅定。


  信之後,要有願。通常講願都會想到四弘誓願,這是諸佛如來因地修學的總綱領。每個人在因地所發的願不一樣,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此四大類,所以這四大願可以概括所有的大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大慈悲心的流露。眾生品類多而複雜,菩薩雖然發心要平等普遍的幫助一切眾生,但是要落實這件事也要靠緣分,經上說的「佛不度無緣之人」。你去幫助他,他樂意接受,這是緣;他不樂意接受,就是沒有緣分,所以緣分不在菩薩,而在眾生。


  可是菩薩也有善巧方便,即是表現的真誠、熱心,無條件、無希求的幫助眾生。我們在《本行經》、《本生經》見到釋迦牟尼佛敘說過去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故事,為一切眾生捨頭目腦髓,捨身餵虎、割肉餵鷹,都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是因為他悟得深、悟得廣,所以為一切眾生犧牲生命在所不惜。


  幫助別人,若有所希求,就不是菩提心。雖然也發心想幫助人,但是處處顧慮自己的利益,或是對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妨害時,就不肯做了,或是有小小的妨礙,幫助別人的願心就退失了。這些事實,我們冷靜反省就會覺察到。也知道經上的教誨是善的、是正確的,可是在生活行為裡要想做到,考量的就多了,總是不能將佛陀教誨百分之百奉行。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利益、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受用。眾生總是希望既可以幫助別人,又不失自己名利、五欲六塵的享用,一切兼而有之,可不可能?這是可能的,但是決不是現前階段。現前我們是生死凡夫,享受五欲六塵之樂,決定墮落。


  我們在大乘法裡看到,法身大士真的是兼而有之,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也不失自己的享受。他何以不墮落?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得大自在。在大乘法裡,佛與菩薩說法有天人供養,散花燒香、載歌載舞,這是世間人講的五欲之樂。大家有機會可以到中國大陸,去參觀敦煌、雲崗石窟的造像,佛為大眾講經說法,龍天護法種種供養,從地面到天上;地面是國王大臣、大富長者的供養,空中是天神、天女的供養。此境界在小乘經上沒有,小乘經教是凡夫,凡夫在此境界中,必定勾起煩惱、欲望。煩惱與欲望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是三惡道的真因。所以,小乘修行遠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遠離都市、村落,到寂靜之處去修道,就是避免外境影響他的心。


  因此,大乘佛法是對菩薩說的,菩薩已成就戒定慧的基礎。有定,對五欲六塵,眼見耳聞不動心;有慧,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將之當作真實,所以接受人天五欲六塵的供養,就在其中證得「空有不二,性相一如」。這是大乘菩薩的境界,不是初學人的境界。我們初學人冷靜思惟,如果在境緣中還起心動念,要知道自己墮落了。


  所以,初學一定要天天讀經,天天讀經就是靠佛菩薩提醒我們。佛菩薩在哪裡?佛經就是佛菩薩,佛像就是佛菩薩。但是如果不是深入經教,看佛像還是沒有用,提不起觀照。深入經藏的人見到佛菩薩像,知道佛菩薩像表法的意義,這對修行有幫助。所以,一定要天天讀經,長時薰修,才有反省的能力。墮落不怕,真正反省就會回頭;若不讀經,就不會回頭。


 


  可是現代人讀經卻不明其真實義,也看不懂註解,所以必須要聽經。現代聽經也不容易,世尊在楞嚴會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能遇到好老師,實在是希有難逢的機緣,也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緣分。我(淨空法師)初學佛時,遇到章嘉大師,他是真善知識,他講法的內容完全捨棄佛教的宗教色彩,完全講道理,這很容易被知識份子所接受。我對章嘉大師非常恭敬,但是在形式上,我從沒有對他跪拜過,我對他就是脫帽一鞠躬,但他對我的親切與愛護,比任何一位信徒都好。我們師生很有默契,他奠定了我學佛的基礎。


 


  我(淨空法師)問他(章嘉活佛):「活佛轉世是不是真的?」他(章嘉活佛)是活佛,他沒有說轉世是真的。他(章嘉活佛)告訴我(淨空法師),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往後就很難說了,還是要自己努力修持。靈童被選出來之後,他們的記憶好,又有當代舉世公認德行學問最優秀的好老師來教導、輔導,緣非常殊勝難得,只要他真正用功努力,成就自然在一般修行人之上。聽到這樣的說法,令人敬佩,心服口服。章嘉大師的道德學問,任何人接觸之後都能肅然起敬,章嘉大師對我們說真話,幫助我們解除疑惑,這是好老師、善知識。章嘉大師往生後,過了一年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我親近他十年,我們師生之間也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我對他非常感恩。


 


  因此,願不能退,為學佛法要能犧牲自己五欲六塵的享受。譬如朋友相邀去旅行,我為了求道,我要放棄旅遊玩樂的機會。現在我講經說法,為了幫助同修們深入經藏,我不能不犧牲。我的老師為了教學犧牲一切,我也不能貪圖享受,也必須要犧牲一切享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名利、五欲的享受對他來講是輕而易舉,但他卻過著三衣一缽、樹下一宿的生活,就是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告訴我們享受就不能出六道,享受就有可能墮三途。


  佛菩薩可以享受而不享受,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就是要我們掌握機會,用功努力去修行。這一生時間很短暫,數十寒暑一彈指就過去了,要掌握時間好好的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會有想像不到的享受。在此世間,親戚朋友的天倫之樂,使你留戀;到西方極樂世界,過去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父母、家親眷屬、朋友、道友太多了,到極樂世界都團聚了。你有宿命通,一見面就認識。


  說到旅遊觀光,我們今天還無法超出地球,活動的空間太小了。極樂世界的人活動空間就大了,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活動的空間。所以,我們若想此生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必須要放棄這幾十年的享受,努力修學,落實到信願行。行是真幹,真念佛。一定要抓住機會,絕對不能放過,這是聰明人,這是有智慧的人,這才是住真實慧的人。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4-03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適逢章嘉活佛圓寂50年,而舍利塔經921地震之後,塔座已有明顯裂痕,最近裂縫更大了,義工李先生近日來電拜託朋友們親自到北投奇岩路章嘉活佛舍利塔看一看!不忍北投奇岩路章嘉活佛舍利塔在被列入市定歷史建物後就又回到乏人整理的困境,仍請大眾多加關心!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  及 連結本網址 )


 


章嘉大師教導我,我也在此轉贈給諸位:「學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去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操,這樣一來,心就清淨,就平等了。


from   無住生心集  第74集  【淨空法師講】


http://www.china-drikung.org.tw/s74.htm


 


第74集



  好心出家,總算是有了相當的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到生死輪迴的可怕

,立志要在這一生中了生死、出輪迴,古大德所謂的「真為生死出家」。一

個人若有了這樣的覺悟,他對人、對事、對物的心態,自然就與別人不一樣

,不會再爭名逐利,也不會勾心鬥角。為什麼呢?他知道那是輪迴業。一心

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做不到的,「老實念佛」就能做到,我們反省自己

,是不是已經老實了?

  出家,真正要講到抱著弘法利生的願望,有沒有障礙呢?障礙很多。一

個道場裡,師兄弟、住眾那麼多,你一個人想出人頭地,別人嫉妒、障礙,

總要把你踩下去。這一種嫉妒、障礙的嚴重性,從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開始

了,六群比丘就是嫉妒、障礙的一群。在《六祖壇經》裡,六祖惠能大師在

獵人隊裡避難,隱藏了十五年,為什麼?就是為了避免別人的嫉妒、障礙。

他們不能,也不希望你有成就。

  為什麼出家人還有這樣心態呢?這就是波旬的子孫。佛在世時,經上不

是記載得很清楚:「魔王波旬叫他的魔子魔孫,在末法時期統統出家,披上

袈裟來破壞佛法。」或者就是這一類人。所以我們若是內心有這個念頭:別

人比我們強,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嫉妒他,我要想辦法整他、阻止他。則

自己就是魔王子孫,到佛門裡來專做破壞佛法的工作。如果有人真正發心走

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們生歡喜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照顧他,這就是真正

的佛子。所以我們自己出家了,到底是魔的子孫?是佛的子孫?自己一反省

,一檢點就知道了。魔王子孫出家,果報將來必定在三惡道,因為他是障道

的,不是弘道的。

  所以真正發心弘法利生,一定要有善巧方便,那就是自己用功時,姿態

要擺得很低,最好用功不要讓人發現。人家見不到的地方,我用功;人家見

得到的地方,和光同塵,跟大家打成一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當人見不

到的地方,自己認真努力。把名聞利養、貪、瞋、癡、慢、嫉妒、障礙統統

放下。放下這些,即是放下六道輪迴,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勸人念佛,

這就是往生成佛的路。

  今天這個看不慣,明天那個看不慣,我們要明了,這是造輪迴業。世間

的一切隨他去,自己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正確了,連孔老夫子教學也

是這個宗旨-人能夠盡本分。我們修學的本分是依據《無量壽經》,清淨、

平等、正覺、慈悲;落實在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善導大

師說:「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就對了。


  章嘉大師(指第十九世章嘉活佛)教導我(淨空法師),,我也在此轉贈給諸位:「學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 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去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操,這樣一來,心就清

淨,就平等了。順境,是佛菩薩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在

順境裡沒有歡喜心,逆境裡不生煩惱。一切皆是佛菩薩至善的安排,歷事鍊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歡迎轉載或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35&prev=1439&next=1373&l=f&fid=21)


淨空法師題字 看破放下專心念佛  紀念恩師章嘉活佛教誨



我(指淨空法師)的緣分相當殊勝,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我(淨空法師)的鄰居敏孟經,他是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大家稱他敏親王,承蒙他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


from 節錄自【無住生心集】http://www.amtfweb.org/introduce/zangjiadashi.htm


(淨空法師)的緣分相當殊勝,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我的鄰居敏孟經,他是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大家稱他敏親王,承蒙他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我與大師見面就感到有很深厚的緣分,大師對我關心、愛護,當時我有工作,唯有星期天去向他請教,他非常慈悲,與方老師一樣,每星期給我一至二小時。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法的修學一定要從「看破」「放下」入門,一定要從「布施」下手。


 


這是我(淨空法師)最初接觸他老人家,所得到的真實教誨。他教我從布施下手,我也能真正依教奉行。他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必須如理如法的求。如果是非理非法之求,就不會有感應。如理如法的求佛菩薩,而得不到感應時,這是自己有業障,必須懺除業障,自然感應現前。懺除業障的方法就是改正自己的過失。懺悔的真實義是知道自己的過失,而後能真正改過自新,這才是真正懺悔。我接受大師教誨三年,承師為我奠定往後修學的根基,恩德永誌於內心。

淨空法師
節錄自【無住生心集】


 


也請參見:  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學佛。章嘉大師告訴淨空法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真的,但是要會修,要知道修因,你不要害怕,要相信佛,佛不欺騙我們。」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60&prev=1361&next=1199&l=f&fid=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節錄自 http://www.amtfweb.org/introduce/zangjiadashi%202.htm


章嘉大師在台北圓寂,火化後的舍利子有七、八千粒. 嘉章大火化後,除了舍利子十粒,尚有
金若幹粒,六字一粒,三佛身至兼而有之,金似透明之玉石,若珊瑚。


在佛法裡面講「懺除業障」,這個「懺」是懺悔。以後我(淨空法師)跟章嘉大師學佛,章嘉大師教導我(淨空法師)懺悔法門。什麼叫「懺悔」?你必須要找出你自己的毛病過失,你能夠常常發現自己毛病過失,這在佛法裡叫開悟,你覺悟了。悟後起修,悟了之後就把這些毛病、習氣改正過來,這叫做修行。

節錄自 淨空法師
[ 印光大師開示]
公元二○○一年九月廿九日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也請您可以點閱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61&prev=1372&next=1360&l=f&fid=21


(淨空法師)早年學佛,心裡也是有希求,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我(淨空法師)求的方法,說得比雲谷禪師簡單,非常有效,他(章嘉大師)說:「你真心祈求,沒有感應,這是自己有業障。障礙不在佛法那一邊,障礙在自己本身,只要消除業障,有求必應。」我(淨空法師)章嘉大師請教:「如何消除業障?」章嘉大師:「懺悔。」    懺除業障絕對不是拜梁皇懺、拜水懺,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是實質?後不再造。譬如,我們起了不好的念頭,說了不善的言語,做了不好的事情,現在知道這是罪過,從此以後不再犯錯,這是真懺悔,如此方能消除業障。假如你在佛菩薩面前念經念咒,念完之後再造,造了以後再去念,以為這就是懺悔,那你完全錯會了佛的意思。



 


業障真正消除了,一定有求必應。業障習氣深重,不要怕,要有耐心來消除。了凡先生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我也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不行。毛病、習氣一定要克服,常常提醒自己,所以古人重視讀誦,非常有道理。我自己這一生能成就,得力於四十多年沒有離開講台,天天講經,天天勸別人,天天也勸自己,別人有沒有得到利益,我不知道,我自己真得利益了。這就是佛法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如果沒有長時間的薰修,怎麼能成就?我們的毛病、習氣是無量劫薰習而成的,現在我們要把壞的習氣捨掉,學古聖先賢、諸佛菩薩,同樣也需要時間。因此,要有決心,有毅力,長期斷除自己的習氣,這樣才能圓滿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破放下布施 淨空法師講述 影音點播 (1)(2)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四二Ο卷) 2005/8/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17-1420 http://www.amtfweb.org/kaishi/seethough.htm


 







【慳者為讚施。毀禁者讚戒。多瞋為讚忍。好懈讚精進。】


  向下這是「別釋」,十首偈先分為兩段,前面三首是第一段,從第四到第十是第二段。前面三首,第二、第三我們要把它記住,第二首「眾行成果」,這主要給我們說的,第三首偈「隨機別讚」,所以它就分為兩章。這對我們自己學習以及接引大眾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也就是我們一般常常講的契機契理。眾行成果,這是契理;隨機別讚,契機。眾生根性不相同,習氣不相同,愛好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懂得適合眾生的需求,他就很容易學習,也真正幫助他解決了問題。



  十首偈都離不開四悉檀,這是經文講到的地方都會提醒,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瞭。十偈絕對不是說就講這十樁事情,十樁事情展開來就是我們自己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一切作為。所作所為無不是業,你就曉得這個範圍多大,歸納起來講這十樁事情,每樁事情深廣都沒有邊際。這是十大綱領,六度加上四無量心。這十大綱領真正明白通達了,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與這個綱領相應。這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講叫道德,行道,我們行在道上;履德,履是腳步,步步都踏在德上,叫道德。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無與倫比的樂事。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方東美先生一生最愛《華嚴》,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當中,漸漸有一點體會。他為什麼這麼樣喜歡這部書?我跟方老師多年,方老師七十九歲往生的,契入華嚴境界,我相信,相信他契入,但是他契入得不深。這個原因是他放下一切一心一意來學《華嚴》時間太晚了。這是我們學習幾乎都有這個通病,知道這個好,好怎麼樣?沒有認真去做。到年歲大了,閱歷豐富了,真正發現這真好,真幹,但是時間有限了。在佛法裡面講(這前面說過)各人根性不一樣。


  我跟他老人家(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時候,他才四十多歲,就給我講佛經哲學。那個時候他教我的概念,這佛經並不完全是哲學,這一定要曉得,他說它裡頭也有迷信的成分,他這麼說法,但是這迷信佔多分。他就講佛教十個宗派,兩個宗派是哲學,性相二宗,這他承認的,非常歡喜的,其他八個宗派都是迷信。這是我最早跟他接觸佛法,我受他這句話的影響大概三年多不到五年。他畢竟是個學者,是自己研究的,也沒有人指導,他的身分地位特殊,年輕的時候學術就成就了。以後有一些同學們告訴我,方先生眼睛長在頭頂上,誰也沒有瞧在眼裡,這就是他找不到善知識的原因。


  我非常幸運,方老師把佛教介紹給我之後,我開始看佛經。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有人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註:介紹人即淨空法師的鄰居敏孟經,他是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35&next=1373&l=f&fid=21 ),那是個佛學專家。要學這門東西一定要找這門的行家,那他指導就不一樣,我跟章嘉大師三年。大概是三、四年之後,我就知道方老師給我介紹的,他說佛教裡面那部分的迷信,是迷信的,最初我相信他,以後契入之後覺得不然;那個迷信裡面有更殊勝的東西,有更不可思議的東西。隨著學習,長時間的薰修,隨著自己體會的經驗,方老師實在講,從我認識他到他往生,他的境界也不斷在提升,居然到晚年的時候,他全心全力在搞大乘佛法跟《華嚴經》,這是使我們感到非常意外。可以說是剛剛契入大乘,他就走了,他如果能夠多活五年,在台灣對佛法上就產生一定的影響,剛剛契入。他在輔仁大學開「華嚴哲學」,這個課程剛剛講完,他就走了,我們感到非常的惋惜。


  真正契入之後,才曉得世出世間的法妙不可言。就像《般若經》上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性相不二,理事不二,因果不二,世出世法不二,淺深不二,廣狹不二,所以稱之為妙法。法真的如經所說「法爾如是」。眾生智慧有淺深不一樣,同樣聽佛說法,隨著根性的不同,隨著智慧淺深不同,隨著自己業障不同,得的利益個個不一樣。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解」就有無量的差別,但是統統得利益。


  我們凡夫煩惱習氣一品都沒有斷,起心動念自私自利,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的是貪瞋痴慢。所以我們讀誦大乘,學習大乘,得的利益有限,小利益。可是小利益對我們現前生活,我們就感覺到很滿足了,這小利益。智慧深的、障淺的人他得的利益就多,他得大利益;這個大利益就是常說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他能夠契入佛菩薩的境界。在事相上跟我們沒什麼差別,但心境上,那懸殊太大!這也是很難說得出。說都難了,你要是體會當然是更不容易。這樁事情就像宗門裡頭常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必須親自去喝一口、親自契入,你才明瞭。你明瞭之後,你也說不出。所以法稱為妙,玄妙,深妙!


  別釋就是第二大段,第二大段裡面又分為兩段,別釋中又分為兩段。「初三」,初三首偈就是第四、第五、第六,這三首「隨器別讚章」,這個器就是眾生的根器。眾生根器不相同,恆順眾生。前面講到四隨,就是四悉檀,四種遍施,總的來說就是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一般眾生自己成見很深,習氣很重,總是喜歡別人隨順我,我很不容易隨順別人,這凡夫!菩薩不一樣,菩薩沒有自己,所以菩薩處處恆順眾生,時時隨喜功德,他才能接引、才能普度,這正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所以這三首偈子,這是舉例教我們怎樣在日常生活當中隨順大眾。


  後面就是從第七到第十首這四首,這四首是後面這一段,「釋眾行成果章」。你看前面開這兩章是略說,後面一共有七首偈頌來解釋。智首菩薩很慈悲,詳細給我們說助道。大乘教裡常講「助道品」,這個地方的助道品範圍非常之廣大。「前中二」,前是隨器別讚分為兩個小段。「初兩偈半」,就是第四、第五、第六首偈的上半,前面兩句,「別釋隨治」。「後兩句,結前生後」,後兩句是總結。雖是總結,也生起後面的經文。它前面這段這兩首半總共十句,這十句就是每句說一樁事情,六波羅蜜,慈悲喜捨,就說的這個事情。


  「今初」,現在我們看前面這個「初」就是講這十句,兩首半偈頌。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雖然不多,非常重要。「然六度成其行,四等曠其心」,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六度,諸位知道,這四等,四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我們現在的話說,拓開心量。慈悲喜捨都是等虛空法界,這麼大的心量跟虛空法界相等。諸位也常常聽佛門裡面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什麼心?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心量遍虛空法界。所以這兩句十個字就很重要,六度成其行,四等曠其心。


  「四等多約利他,六度多明自利」。先講六度,後講四無量心,先說自利。自利你要是做不到,你怎麼能利他?自利做到了就利他。佛法講迴向,那個不是假的,心量一拓開,我自己修積很小的小善都能把它迴向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大小不二!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那個心就包太虛、就周沙界。這心裡頭點點滴滴的善都能夠利益虛空法界,什麼利益?就像江本勝水實驗呈現出最美的結晶。他實驗只讓我們看到色相,我跟諸位講過,除了色相之外,還有香、還有味、還有音聲。色聲香味,妙不可言。


  這心裡面的念頭沒有遠近,一念就遍虛空法界。一念的時間太短了,《仁王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那一個生滅就是一念,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所以在此地一定要明瞭,什麼叫自利?什麼叫利他?真正自利,勤修六度;具足六度,自然就利他,慈悲喜捨!用什麼來做到慈悲喜捨?就是六波羅蜜。自己成就之後,把自己所成就的無條件的奉獻給一切眾生,所謂「上供諸佛,下施眾生」,下面布施給一切眾生。所以這叫遍施。


  這四條清涼在註解裡面有說明,「六度如初會」,初會說得很詳細。「四等如下說」,向下經文對四無量心有詳細的說明。「然並通四隨」,這個四隨就是四悉檀。「略舉一治耳」,這不能細講,希望我們學的人都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那更高的是一聞千悟。像禪宗六祖惠能,那是一聞徹悟。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徹悟。這個道理現在我們明白了,根性真的是不一樣。


  下面大師舉《涅槃經》上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很重要,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涅槃云,慳者之前,不讚布施者,即隨樂意也」。為什麼?他不喜歡布施,他很吝嗇,你可不能在他面前讚布施;你讚歎布施,他很難過。這個意思你要懂,你才真正能夠做到所謂「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非常吝嗇的人,你在他面前常常講布施,他怎麼會生歡喜?這要懂,不能不懂。


  我們現在來看經文,在這裡頭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經文裡面,前面兩句都是煩惱習氣非常嚴重。煩惱也有個根、有個頭。你看看世尊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一百零八類,叫「百八煩惱」。諸位在《教乘法數》、在《佛學辭典》都很容易查到,百八煩惱。佛家用的念珠,這珠子一百零八顆。為什麼要用一百零八顆?表示要把百八煩惱給念掉,取這個意思在。煩惱總共一百零八類,一百零八類展開無量無邊。這就是四弘誓願裡頭,「煩惱無盡誓願斷」。


  念珠的作用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計數的,念佛、誦經、拜佛計數,用這個來計數。第二種提醒自己的,見到念珠不要忘記念佛,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誨,常常想著「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看每部經末後「依教奉行」,這是念珠提醒你這麼樁事情。不管是一百零八顆也好,還有長串的,最長串的十倍,一千零八十,大概用小珠子穿得很長,有三串的、有兩串的;還有二分之一的,五十四粒;還有更小的二十七粒,手珠,手上拿的。數字都有表法的意思,但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計數跟提醒自己念佛,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百八煩惱對初學的人來說還太多了,佛再把它歸納,歸納成二十六類,二十六種煩惱,都用歸納的方法。在《百法明門論》裡面,煩惱就有二十六個。這二十六裡面又分根本煩惱六個,二十個隨煩惱,是從根本煩惱生起來的;隨煩惱二十類,有大隨、有中隨、有小隨。所以二十六個你要還記不得,你就記六個根本煩惱,這好記。六個還嫌太多,再把它歸納,歸納成三個,貪瞋痴,這三個叫三毒。這三個煩惱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這裡生的。三個還可以歸納,歸納成一個,一個是什麼?貪。所以就把貪擺在第一,貪是所有煩惱的根,慳貪。慳是什麼?自己有的捨不得,我們一般人講吝嗇。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指淨空法師)修學這些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我學了五十三年。我第一個出家老師,第一天見出家人就是見章嘉大師,他頭一天就教我,我就依教奉行。http://www.dfg.cn/big5/djjsh/pxcj/1-luoshi-3.htm


如何落實兒童讀經教育


淨空老教授與王財貴博士談話


(下)


時間:2004年8月8日 地點:香港


在座者:淨空老教授、王財貴博士、溫金海先生


淨空老教授(淨空法師)


 



淨空老教授香港亞視何守信先生訪問我時,曾經提出這個問題。他說社會上諺語常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自利他說這是合理合法的。我就告訴他,這句話誤導很多很多人,以後不可以再這樣說。我跟他講,我說孔子沒有為自己,天也沒誅他,地也沒滅他,後世這麼多人尊敬他;釋迦牟尼佛、耶穌都沒有為自己,所以可見得這句話有問題。


我說我這一生接受聖賢教育,我也不為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天也沒有誅我,地也沒有滅我,我活得生活很快樂、很好。世界動亂我不怕,你們有很多懮慮牽掛,心裡很煩惱,我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是事實,證明你這話說錯了。這個事情,所以印光大師提倡因果的書,不說別的,《了凡四訓》他推行是最大力的。《了凡四訓》深信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今天得財富,無論你用什麼方法得到,都是命裡頭有的;你命裡沒有,偷也偷不到,搶也搶不到,偷到、搶到還是命裡有。


你要曉得,你命裡既然有的,你不用這些非法的手段,你得來是正常的,你命裡有一百個億,得來就一百個億。如果你要是用不正當的手段,你得來的已經虧折了、打折扣,你得來只有一半,你就自己以為了不起,不知道你那一半被你虧折了。如果你是以善心,能夠常常為社會、為別人著想的,你這一百億可能會加倍,得到更多。你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行為天天有加減乘除的,小的善惡是加減,大的善惡是乘除。


若是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中國古人講得好:「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是冤枉做小人。」他就無爭,還爭什麼?不爭了。這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教我的。


財富從哪裡來?財佈施來的,愈捨愈多;聰明智能,法佈施來的;健康長壽,無畏佈施來的。你只要修這三種佈施,你所希求的財富、聰明、智能就肯定得到了。


我修學這些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我學了五十三年。我第一個出家老師,第一天見出家人就是見章嘉大師,他頭一天就教我,我就依教奉行。年輕的時候,算命看相的都說我命裡沒有財庫、沒有錢,生活非常苦,有一點聰明智慧,又短命。所以三樣東西兩個缺乏,還好就是有著那麼一點智慧,接受老師的教誨。


我就是好好做,我也沒有求財,也沒有求壽命,算命算我四十五歲命就沒有了,我今年快到八十,這是這一生修的。甘珠活佛告訴我,他說,你的福報是修得的,是這一生當中修的,你不但將來有很大財富,壽命很長。我並沒有求,求這幹什麼?沒有求,一切都隨順自然,真的是像老師講的,現在用錢真是有求必應,想要多少它就會有多少現前,也不會太多,也不會少,你說這個多自在!不想的時候沒有,一想的時候就來了,確實不可思議。你要有信心,對佛法沒有信心不行,不怕佈施,愈施愈多。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