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4弟子下午1點半聽完尊貴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講授----彌勒菩薩之《究竟一乘寶性論》之後,得知仁波切下午2點半在市府捷運站旁的誠品書店三樓有一場新書發表會,於是就搭捷運去參加。
很特殊的是,仁波切的簽書會,既非簽名,也非蓋印,結果是-----
[按指紋]!夠cool吧!
宗薩仁波切也是一位著名的導演,作品有小活佛、高山上的世界盃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0310358 2006年4月好萊塢電影台曾播出)、「旅行者與魔術師」等等
另告知大家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2006年5月7日下午4點半,作者等四人發現章嘉活佛舍利塔對面小路裹的臺籍日本兵慰靈塔已遭人完全破壞,詳細再整理發表。(已拖了一個星期,希望心情完全平復再寫)相片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gallery?fid=20
唉!請大家迴向英靈,先告訴文化局吧,日後可否再重建慰靈塔?
此外舍利塔前的大象和奇巖洞上的大象也全被人破壞打爛了,不知破壞的人在想什麼?
慈悲沒有敵人,也迴向一時起了瞋恨心的破壞者吧!請重讀下篇文章,也許心情會好點 。
中和禪寺的福慧師近日已圓寂,停靈在二樓正殿下方的那一層樓,各位大德們如去中和禪寺,也請迴向她往生淨土。
95年5月20日
晚上7:00 佛學講座~遠離四種執著
講授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789&prev=796&next=788
薩迦佛教法林總部 / 社團法人
中國藏密薩迦佛學研究會
地址: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51號3樓 (長安東路近松江路口)
聯絡電話:2511-8850 傳真:2511-7172
E-mail:sakya@mail2000.com.tw
近乎佛教徒
本書摘錄
宗薩仁波切自序-------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像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了解人們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部。身為一個狂熱佛教徒的我,應該對這種名聲感到自豪,特別是非暴力這一項。因為在今天這個戰爭與暴力,尤其是宗教暴力的年代,這是非常稀有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似乎是殘暴的根源。甚至在今天,宗教極端分子的暴力充斥著新聞。然而我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佛教徒沒有令自己汗顏,暴力從未在佛教的傳揚中扮演過任何角色。然而,身為一個受訓練成的佛教徒,對於佛教只是被聯想成素食主義、非暴力、祥和、禪坐等,還是感到有點不滿足。悉達多太子,捨棄了宮廷生活所有的舒適與豪華,出發去尋求證悟時,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極性和灌木叢而已。
佛教雖然在要義上很簡單,卻不容易很單純地解說。它幾乎是難以想像的複雜、廣大、而且深遠。雖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學,卻又很難讓它聽起來不理論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種種文化習俗的影響,更讓它變得複雜而難以破解。諸如香、鈴、彩色帽冠等宗教性的飾物,固然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同時也可能成為障礙。
有時候,由於悉達多的教法沒有如我所願地風行而引發的挫折感,或有時候出於自已的野心,我會想像一些改革佛教的主意,想把它變得更單純、更直接了當、更清教徒式。以歪理歧見來想像(如同我有時會做的),將佛教簡化成定性、定量的修行,諸如每日禪坐三回,堅持穿著某種服裝,堅信某種意識形態信念,譬如「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轉信佛教」。如果我們能許諾這種修行會帶來立即、實際的結果,我想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佛教徒。然而,當我從這種幻想醒過來(鮮少發生在我身上),清醒的心會警告我,一個充滿了自稱佛教徒的世界,不見得會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許多人誤以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認為的佛教國家,如韓國、日本、不丹等,對佛陀和佛教都有這種神化的看法。難怪局外人會認為佛教徒就是追隨這位外在的、稱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崇拜個人,而應崇拜此人所教導的智慧。有許多人也同樣的先入為主,認為轉世、業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另外還有許多這類粗略的誤解。舉例而言,藏傳佛教有時被稱為「喇嘛教」,而禪宗在某些狀況下甚至被認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點,卻還是被誤導的人,會用諸如「空性」或「涅槃」等字眼,卻不了解其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