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空法師)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章嘉活佛)章嘉大師是密宗裡面一個很了不起的上師。


(淨空法師)親近他三年,我就沒有見到過他那個咒離開口,沒有的。


(章嘉活佛)念咒不出聲的,但是嘴唇動,我們知道他在念咒,這叫金剛持,就是口動,沒有聲音。無論在什麼時候,接見客人的時候,他(章嘉活佛)這個咒不斷,他還是在念。只有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停下來跟我們說話,話一說完之後,他(章嘉活佛)的功夫馬上接上。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到真正修行人,就看到這麼一個人。


 


(章嘉活佛)心清淨,真的一個妄想沒有,一點雜念沒有。我們向他請教問題,提一個問題出來,他要觀察,觀察我們的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講話。所以往往我們提一個問題,要等很久很久,他才會答覆。他不是考慮,他在那裡念咒,他眼睛看著你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他的教學法非常非常的特殊。不像我們一般法師一講,講幾個鐘點,他沒有,兩個鐘點也許講三、四句話。但是他的話,字字真是有千斤之力,你一生永遠不會忘記,而且你會依教奉行。所以這是真正做到「口和無諍」。


 


from     







認識佛教



http://ft.amtb.tw/dv.aspx?sn=17-01-04&ex_lang=zh-tw


( 西元1991年12月 淨空法師啟講於 美國邁阿密 )
(
編號: 17-01 ) 7 次講演


 


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


 


()六和敬



  



前面我們將佛法修學綱領最基本的基礎介紹出來了,今天跟大家介紹「六和敬」,「六和」依然是基本的修學方法。「三福」是個人修行的基礎,「六和」是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的戒條。佛法所說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為我們制定了六條的戒條,遵守這六個戒條,這就是佛法的僧團,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六和敬」是團體共修的基本戒條,我們必須知道,也必須要遵守。無論是出家的團體,或者是在家的團體,都必須要遵守。


  六條戒裡面,第一條是「見和同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裡面,我們對於佛法,或者對於修學的環境,一定要有一個共同的見解,這是團體在一起修學的基礎。佛陀在世,確確實實是做到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為了許多不同見解的人,開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佛教宗派法門之多,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建立的。


  大眾聚在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會。社會要能夠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能夠和諧的相處,就是和睦相處。唯有「和」才能夠把我們的見解、思想,乃至於生活的方式逐漸拉近,不能夠距離太遠,這樣就是所謂的平等。這是和之後才有平,平之後,大家心地就安定了,安之後才有樂。我們要想得到快樂,心要安,身要安,身心要安。換句話說,社會一切要做到公平,就是要做到平等,所以「和」是最初的一個基礎。


  佛法重視「和敬」,世間法也重視「和」這一個字。在中國,孔老夫子教我們,就把這一個字列為最重要的一個科目。你看就連《論語》裡面也說「禮之用,和為貴」。我們前幾年有一個機會到北京去觀光,去參觀清朝的故宮,故宮當中有三個主要的建築,我們中國人稱它為「金鑾殿」。實際上它的匾額不是金鑾殿,最大的殿叫「太和殿」,太和殿後面一個大殿,比太和殿小一點,叫「中和殿」,中和殿後面還有一個大殿叫「保和殿」。諸位想想它的命名,三個殿都用「和」,由此可以看到,清朝的帝王用什麼來治天下、統治這個國家?用「和」。末代不和,不和這就亡國了。如果它繼續維持這一個精神,恐怕到今天還是大清帝國,中國人不會受這麼多的苦、不會遭這麼多的難。所以「和」是非常非常重要,大家在一塊聚會,一定要注意這一個字。


  世尊為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經典,無量的法門,並不是叫我們統統都要修學的。是因為要適合於各種不同根性,也就是要適合於各種不同見解的大眾們。因此宗派有很多,支派就更多。譬如傳到中國來,在中國所建立的大、小乘一共有十個宗派,這十個宗派怎麼分的?就是大家喜愛不相同。譬如我們喜歡《華嚴》,喜歡《華嚴》的人就統統建立一個道場,這個道場專修《華嚴》。喜歡《法華經》的,在另外一個地方再建一個道場,我們這裡是專修《法華》。因此我們就能夠明瞭,古代的寺院叢林,實際上就是像現在所說的專科大學。大家的喜愛、見解、思想都一致的,這才建立一個道場。而不是一個道場裡面,今天學這一樣,明天學那一樣,是一樣都學不成就的。


  所以佛法無論哪個法門,成就與否都在專。連我們中國古時候教學,教童蒙念《三字經》,《三字經》上都是說「教之道(就是教學的道理),貴以專」,何況無上甚深的佛法,不專哪裡能成就!所以貴的就是專。因此我們志同道合的人來,都修這一部經典,都修這個法門,這個道場就是專宗修學的道場,這樣彼此互相在一塊切磋琢磨、勉勵精進,才會有成就。


  同樣一部經典,譬如我們修淨土,這淨土宗所依的經典是最少的,古時候只有三經一論,只有四樣東西,現在是五經一論。這五經是清朝咸豐年間, 魏源 居士將《華嚴經》最後的一卷,《普賢行願品》,把它列在三經之後,這就變成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楞嚴經》裡面的一段,又列入四經之後,這就變成五經。所以淨土宗的經典是各宗各派裡面經典最少的。我們以這個為例子,我們這些人喜歡《無量壽經》,那些人喜歡《阿彌陀經》,你想想這兩個人能不能合在一起?合在一起要打架。這個要念《無量壽經》,那個偏偏念《阿彌陀經》,換句話說,要建兩個道場。淨土宗同一個宗,為什麼要分那麼多道場?原來如此。


  再說同依一部經,譬如我們同依《阿彌陀經》,有人依照蓮池大師的疏鈔,有人依照蕅益大師的要解,這兩個人解釋又不一樣,好了,同樣是《阿彌陀經》的,還得要分兩個道場。這全都變成了「見和同解」的真正道場,這個人在一塊共修才能夠成就,沒有意見,不會分歧。


  即使我們同樣依一部經,同樣依一家註解,咱們念佛的方法不一樣,有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得很慢,有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兩個要在一起念佛也會打架。你才曉得從前道場之莊嚴,人家進去後,肅穆起敬,無論人再多,都是一個看法、一個想法,修行依照一個法門,一點都不亂,你才曉得現在法門為什麼不能成就。現在的道場,今天請這個法師講這個法門,明天請那個法師講那個法門,就是一個道場裡面,無量法門都在一起共修,怎麼會不磨擦!怎麼會不打架!佛都辦不到,何況凡夫!道場之建立,「見和同解」是基礎的基礎,大眾才有共修,你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這一個團體,大眾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興趣相同、目標相同,這就能和合了,就能夠組成一個僧團。如果有不相同的,寧可另外再成立一個僧團,不要在一起共修。一起共修,彼此一定有妨礙,彼此都不能成就。所以佛開無量無邊的法門,用意就是要成就各種不同見解、不同思想、不同興趣的眾生,人人都能夠成就,這是佛法偉大之處,是佛法為一切眾生設想得非常非常周到,所謂是「殊途同歸,法門平等」。佛絕不勉強一個人,叫他要修一個法門,佛從來不勉強的。你看《觀經》,前兩天講的《觀經》三福, 韋提希 夫人想生佛國,這世界太苦了,佛沒有介紹她西方極樂世界,佛是把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展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選擇,自己選擇才適合自己的興趣。所以佛不勉強人。


  我們凡夫往往勉強人,我學這個法門好,你也來學,一定要拉他,他未必對這個法門有興趣。進來了之後,想法、看法,意見多多,都不一致了,往往這個團體反而受到傷害。這一點我們要學佛,絕不勉強一個人,而把大乘佛法普遍介紹。看你歡喜學哪個法門,我們這裡是學淨土的,喜歡念佛到我們這裡來,看看合不合適。喜歡參禪的,某一個法師那邊是參禪,禪宗法門。喜歡學密的,那邊有上師,有傳密教的法門。統統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不一定統統都要拉到我這來才行,那個觀念是很大很大的錯誤。所以這是「見和同解」。


  第二是「戒和同修」。這一條的「戒」,就是大家同住在一起,總要訂一個規矩,如果沒有規矩就亂了,沒有秩序了。當然同住規約裡面,必定包括了佛所制定的根本戒,這就看是在家的僧團,還是出家的僧團。在家的僧團是以五戒為基礎,出家的僧團是以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做基礎,再加上我們現前生活共住所必須要遵守的一些規矩,這在我們一般講就是寺院的常住公約。由一、兩個人起草,然後在會議當中大家討論,最後議決之後,通過了,人人都必須要遵守,這當中也包括國家的法律。所以「戒和同修」簡單的說,學佛必須要守規矩、要守法。人人都能夠奉公守法,這個團體就不會有爭論了,也就是說團體當中地位決定平等,沒有特權階級。所以佛教的僧團是民主、守法的團體。


  第三是「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塊共修。道場的建立是成就每一個共修的分子,目的是在此地,絕對不是逃避社會責任,到佛門裡面來討生活的。如果是這種觀念,就完全錯誤了,接受十方供養,這罪過是無量的,這是要還債的,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共住不只是說我們同住在這一個道場,同住在一個道場,假如每一個人有一個房間,像現在生活富裕了,一個人還有一個套房,這樣修行能不能成就?恐怕一個都不能成就,為什麼?人從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就像《地藏經》上所講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所以惡的習氣太多了,惡習氣太重了。大家在一起,許多人看到,許多眼睛盯著,這一舉一動還像個樣子,規規矩矩的,還能守法。如果房門一關,沒人看到,就隨便了,就放逸了,毛病百出。白天修的,晚上就丟掉了、就失掉了。所以佛就知道這樣教大家在一起修行,成就就困難了。


  共住要怎麼住?睡通舖,晚上睡都睡在一起。白天,大家看著;晚上,一個還是看著一個,睡覺也得老老實實,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隨便。所以寺院叢林,你到寮房(從前叫寮房,現在講的臥室、寢室)去看看,通舖,一個人一個位置。舖蓋疊得都整整齊齊的,像軍隊一樣,比軍隊還要嚴格,比軍隊的紀律還要好。這樣的日子,過這種生活,陶冶人的習氣,才真正叫有力量。


  所以在寺院叢林裡面,什麼人才一個人有一個寮房?當住持的,做執事的。因為他的事情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眾一樣,大眾像學生一樣,是非常規律的。這些人要辦事的,替大家服務的,他們才一個人有個小房間。像住持的房間叫方丈,方圓一丈,房間都很小,並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不是的。還有年歲老的,單獨有房間。生病的,單獨有房間。除了這些特殊的,統統是睡廣單(通舖)。生活同住是這個意思,這我們也要認識清楚。所以真正要想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會,不用這個方法還是不能成功。


  第四個是「口和無諍」,這是說大家住在一起沒有爭論,真正能夠用功向道。人與人相處最容易造的就是口業。我們古人常講「病從口入」,你怎麼會生病?喜歡吃東西,吃得不乾淨,吃得不衛生,這就生病。「禍從口出」,多說話,多言必失。有些時候,我們講話的人是無意,聽者有心,這就產生誤會,無形當中就樹立了許許多多的怨懟,招得以後的果報,實在講是非常非常苦惱的事情。所以修行人,古德常常教訓我們,叫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這很有道理,言語愈少愈好,非必要的言語不說是頂好的。


  我這一次在洛杉磯講經,有一位同修告訴我,他的一個小孩念高中,暑假期間去參加一個日本人的禪宗的禪學會,去參加了三天。回來之後,他說他的印象非常好,他說寒假的時候,他還要去參加。這個禪宗道場是日本人建立的,現在那個和尚已經過世了,由他的弟子們還繼續在維持,他的學生統統都是美國人。它的特色是進到道場就不准說話。他說每天他的功課就是打坐,早晨吃完飯之後,八點鐘開始坐到十一點半,吃完飯之後略為走動走動,下午從一點半坐到五點半,晚上吃完晚飯的時候,從七點半坐到九點半,其他什麼都沒有,不說一句話。人到那個地方去,就會輕鬆了。三天都沒有講一句話,就是這樣坐,所以他坐得很歡喜。這種道場的特色就是「口和無諍」,不准你講話,你還爭什麼?都不爭了。


  所以嚴格的道場裡面,確實聽不到閒言語,真正的道場沒有雜心閒話。兩個人聊天,沒這樁事情,那就不叫道場了。念佛的道場,二六時中只聽到一句佛號,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可以,佛號不間斷。真正密宗道場是咒不間斷。


  我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是密宗裡面一個很了不起的上師。我親近他三年,我就沒有見到過他那個咒離開口,沒有的。他念咒不出聲的,但是嘴唇動,我們知道他在念咒,這叫金剛持,就是口動,沒有聲音。無論在什麼時候,接見客人的時候,他這個咒不斷,他還是在念。只有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停下來跟我們說話,話一說完之後,他的功夫馬上接上。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到真正修行人,就看到這麼一個人。他心清淨,真的一個妄想沒有,一點雜念沒有。我們向他請教問題,提一個問題出來,他要觀察,觀察我們的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講話。所以往往我們提一個問題,要等很久很久,他才會答覆。他不是考慮,他在那裡念咒,他眼睛看著你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跟你講,他的教學法非常非常的特殊。不像我們一般法師一講,講幾個鐘點,他沒有,兩個鐘點也許講三、四句話。但是他的話,字字真是有千斤之力,你一生永遠不會忘記,而且你會依教奉行。所以這是真正做到「口和無諍」。


  所以淨土念佛堂裡面止語,這很有道理,這止語不僅僅在佛七當中要這樣做,平時就要學,這對於自己的道業絕對有好處。我們要想真正把煩惱捨掉,「念佛三昧」能早一天成就,你不用這個方法就很難達到目的。


  第五個是「意和同悅」,這就是平常講的法喜充滿。我們學佛,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最粗淺的成就就是歡喜。假如學佛學得不快樂,這佛法一定有問題,不是佛法有問題,是我們自己修行有了問題,不是違背了理論就是方法用錯了。假如不違背理論,方法用得不錯,它的效果一定非常明顯,就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的痛苦、煩惱一天比一天少,你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自在,這學佛就有了效果,證明你學佛功夫得力。如果得不到這個現象,你功夫有問題,這是自己一定要認真去檢討,把毛病找出來。找出病根,再把病根消除,我們就能夠得到真正的效果。


  佛法修學是在生活上,所謂是「歷事鍊心」,「歷」是經歷,就在日常生活上去鍊心,鍊什麼心?鍊清淨心、鍊正知正見、鍊覺而不迷,這是學佛。所以無論我們遇到善人或是惡人,順境或是逆境,無一不是幫助自己消業障、增福慧,他怎麼不歡喜!所以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叫法喜充滿。大家在一塊共修,人人都得法喜,換句話說,各個都有真正的成就。


  末後一條是「利和同均」,這是講我們物質的生活,在一起共修的人決定是平等的。道場的財源,在古時候一部分是帝王的護持,用現在話就是國家建立的道場,是指十方道場。其次就是有一些大富長者捐助的。實在講,化小緣建立的道場,在古時候沒有,化小緣建道場是很晚很晚才出現,實在講這不如法的。特別是出家人自己去化小緣,在從前沒有這回事情。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不操心。他吃飯,到外面去托缽,晚上睡覺,哪個地方樹蔭大就在那裡打坐休息一晚上,他的功夫不間斷的。


  所以道場的建立就好像辦學校一樣,道場是為什麼?是為了教化一方眾生而建立的。因此建道場是這一方真正有學問、有遠見的人士來提倡,大富長者出錢出力建道場。道場建立之後,禮請高僧大德到這邊來住持,到這邊來修行,到這邊來教化眾生。好像我們辦學校,學校辦好了,我們去請品德學問俱優的這些人士,請他來做校長,請他來做老師,在這裡辦學校,教導我們這一方眾生,是一樣的道理。佛家的道場就是學校。所以無論是國家供養,或者是地方大眾的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人,不論是什麼樣的身分,不論是什麼樣的地位,在物質享受上決定平等,這叫「利和同均」。


  「六和敬」裡面,一條都不能少,少了一條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了,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了,一條都不能少。如果我們在世間法來講,中國人常講「家和萬事興」,國家要和,這個國家必定強盛,再強的敵人也不敢輕易的欺負你,為什麼?上下團結,這力量是太大了。


  我們小而家庭、公司、社團,乃至國家,只要做到三條,就天下太平了,沒有不興旺的。第一個是「見和同解」,大家同心同力,建立共識。第二個「戒和同修」,人人守法。第三個是「利和同均」,我們在生活享受上盡量接近平等,不要差距太大,差距太大,人心不平,社會動亂。所以你看社會安定,就是貧富差距不大,這個社會一定是安定的。貧富差距太大,這個社會決定動亂,為什麼?貧困的人看到富的人,他看不慣。看不慣,換句話說,他就會搶劫、造反,什麼動亂的東西都會出現。只要做到這三條,沒有一樣不順利的。公司行號的老板跟員工如果能做到這三條,這個公司決定興旺。


  今天在全世界,我們從商業方面來說,沒有人能夠超過日本,日本的商社從戰後起來,時間不算長,今天居世界第一位,憑什麼?你仔細去觀察觀察,他就是做到這三條。我們這個世界上其他的人,無論在工商業搞不過日本人,就沒有這三條。日本人公司虧本了,高階層的人不發薪水,底下員工照發,你說員工怎麼不服!他服。員工有意見了,絕對不罷工,有意見一樣上班,頭上紮個白布條,「我有意見,我要反抗你」,老板看到,趕緊來開會、來溝通、來協調。他不罷工,他不耽誤生產。這樣的一個商社、一個團體,什麼人能夠跟他抗衡!所以它今天在世界上,經濟達到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就做到六和敬的這三條。日本人的長處很多,我曾經到日本去訪問,差不多看了半個日本,我對日本人很尊敬,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訓,他們還能保存、還能做到,而我們自己的東西,完全都把它丟掉了,實在講我們這一代人真正對不起列祖列宗。看看日本人,我們感覺到非常的慚愧,這是值得我們警覺的。


  前兩週我在亨斯維爾,有一位同修來問我,他說他想結婚,問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對象。我就告訴他,我說:你要找對象,一定要找見和同解,六和敬裡面的,必須跟自己在一生當中,奮鬥努力的方向相同、目標相同、興趣相同,這樣的結合,彼此互相是一個幫手,互相是一個助手,你的家庭一定會美滿。我說:不可以談愛情,這個愛情,今天你愛她,他愛妳,你們兩個一結合,住上三天,毛病都露出來了,他也不愛她,她也不愛他了,家庭悲劇就產生了。我說那個是虛情假意,是決定不可靠的。他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家庭也建在六和敬的基礎上,才是真正有幸福。不懂得這個道理,要想一生個人幸福快樂、家庭美滿,是非常非常不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3月4日(星期日;恰逢正月十五: 元宵節) 章嘉活佛舍利塔共誦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法會 及2007年2月8日章嘉活佛舍利塔探訪報告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68&prev=1470&next=1465


 



崇高的章嘉大師 作者:李子寬居士 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史蹟冊 第74頁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85


 



你可以為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做一點事:來掛風馬旗;多來繞塔、除草;提清水上來洗花瓶;多提一點燈油(義工算過3天約需2瓶燈油);供養鮮花、水果、素食的餅乾等(禮佛後可帶回和親友分享);或者轉告你的朋友,有一座美麗莊嚴的舍利塔,就在北投奇岩路中和禪寺的後山,需要你的探訪。

 

大家可以利用農曆新年到章嘉活佛舍利塔繞塔禮佛!也可以先綁天馬旗

 

 


 

今年適逢圓寂50週年,所以弟子打算在200734(星期日) 恭請各位法友章嘉活佛舍利塔舉辦共誦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法會 
時間: 96年3月4 (星期日)上午10點起至中午左右

地點:章嘉活佛舍利塔

 

由法友大眾齊心共誦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經文請點閱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440&prev=-1&next=1439

 

 


如何從捷運奇岩站 到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 151 號中和禪寺後山 章嘉活佛舍利塔 http://tw.myblog.yahoo.com/jw!Fi6Gk.6aHwC3tiEhrm.TRbCF/article?mid=13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嘉活佛舍利塔 的頭像
    章嘉活佛舍利塔

    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章嘉活佛舍利塔需要您的探訪

    章嘉活佛舍利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